歡迎使用谷歌衛星地圖。
西教東來中的那些名人
1552年12月,中國明朝嘉靖三十一年,在廣東省外海的上川島,一個西班牙人去世在這一座島上,沒能實現他進入中國內地的期望。
這位西班牙人的名字,叫方濟各·沙勿略(Francisco de Xavier,1506-1552),他剛在日本取得了極大的成功。1541年,方濟各·沙勿略以國王欽使和耶穌會東方傳教團首腦的身份從葡萄牙里斯本出海前往東方,最初在印度的果阿登陸,并在印度進行傳教。1549年4月,方濟各從印度的果阿啟程前往日本,同年8月抵達日本九州最南端的鹿兒島,在日本的平戶、山口、府內 開辟了傳教基地。在日本戰國時代,天主教成為發展迅猛的外來宗教,其源頭就是方濟各。1552年8月,方濟各登陸中國廣東的上川島,在這里尋求進入中國內地傳教,到12月,未能獲得明朝政府許可的方濟各病死在島上。
方濟各之死——西班牙著名畫家戈雅作品
方濟各的事業很快就被后人繼承了,1580年,一個意大利人抵達了廣東肇慶,他是第一個進入中國內地的歐洲傳教士。他給自己取的中文名字叫羅明堅(Michele Ruggieri,1543-1607)
羅明堅在中國只有短短八年,他在1588年離開中國返回意大利,期間,曾經來過杭州。而在他抵達中國三年后的1583年,又一位意大利人從澳門來到了廣東肇慶,這個意大利人名叫Matteo Ricci,而他的中文名字更有名:利瑪竇。
雖然羅明堅來得更早一些,但利瑪竇卻是天主教在華傳播的開創人,他提出要學習掌握漢語,充分和中國上層的士大夫階層接觸,利用他們所熟知的儒學來傳播天主教,從而達到“借殼上市”。
利瑪竇
圖中的利瑪竇戴著儒冠,穿著儒服,站在鋼琴和天球儀旁,這種充滿“違和感”的“組合”恰恰能反映當時傳教士的傳教理念。
利瑪竇在傳教過程中,給中國帶來了許多西方當時的科技成果,雖然這些并不是西方最新的成果,卻能讓當時的中國士大夫有一個開眼看世界的機會,這,可以說是傳教士帶來的副產品。
幾何原本
1607年,利瑪竇和中國人徐光啟把古希臘數學家歐幾里德的著作《幾何原本》翻譯為中文出版,這是1607年版本中利瑪竇和徐光啟的畫像。
《坤輿萬國全圖》,由利瑪竇主持制作,1602年刊行于北京,這張地圖集合了當時地理知識之大成,為中國人了解世界提供了第一手的材料。
利瑪竇1610年去世在中國,在他去世前后,南方的杭州也開始出現了西來的天主教,這就和今天仍矗立在中山北路的一座歷史建筑有密切的關系。
你知道這座建筑的名字叫什么嗎?你知道它背后的歷史嗎?
日期:2017-9-12 14:33:1 | 分類:地圖資訊 | 評論:0 | 瀏覽:
- 相關文章:
漢口VS武昌 差別都在哪兒 (2017-9-11 14:48:26)
陜南是哪里?陜南是哪幾個市? (2017-9-9 14:43:41)
你“聽”我“說” 來赴一場美麗的約會 (2017-9-9 14:36:42)
國際馬戲嘉年華來臨河啦!在哪呀?快來看...... (2017-9-9 14:9:1)
2017世界風險地圖丨歐洲哪些國家相對最安全? (2017-9-8 14:47:22)
? 2016-2025 豫ICP備16006179號-33 power by MuGong 谷歌衛星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