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使用谷歌衛星地圖。
中國的國樹,國花,國山,國獸,國球都是什么?
中國國樹
中國不僅是銀杏的故鄉,而且也是栽培、利用和研究銀杏最早、成果最豐富的國家地區之一。古往今來,無論是銀杏栽培面積,還是銀杏產量,中國均居世界首位。從現存古銀杏樹的樹齡來看,中國商、周之間即有銀杏栽植。 銀杏是中國特有而豐富的經濟植物資源。外種皮可提栲膠。木材淺黃色,細致,輕軟,供建筑、家具、雕刻及其它工藝品用。又為庭園樹、行道樹。種子含有氫氰酸、組胺酸、蛋白質等。種仁供食用,多食中毒,中醫學上以種子和葉可以入藥,性平、味苦澀,有小毒。
銀杏樹高大挺拔,葉似扇形。冠大蔭狀,具有降溫作用。葉形古雅,壽命綿長。無病蟲害,不污染環境,樹干光潔,是著名的無公害樹種、有利于銀杏的繁殖和增添風景。適應性強,銀杏對氣候土壤要求都很寬范。抗煙塵、抗火災、抗有毒氣體。銀杏樹體高大,樹干通直,姿態優美,春夏翠綠,深秋金黃,是理想的園林綠化、行道樹種。可用于園林綠化、行道、公路、田間林網、防風林帶的理想栽培樹種。被列為中國四大長壽觀賞樹種(松、柏、槐、銀杏)。
中國的銀杏資源主要分布在山東、浙江、安徽、湖北、江蘇,湖南、四川、貴州、廣西、廣東等省的60多個縣市。從資源分布量來看,以山東、浙江、安徽、廣西、湖北、四川、江蘇、貴州等省最多,而各省資源分布也不均衡,主要集中在一些縣或市,如江蘇的新沂、大豐,邳州、吳縣,山東省郯城縣新村、泰安市、煙臺市,湖北隨州的洛陽鎮,何店鎮花園村,廣西的靈川、興安等。許多銀杏專家考證后認為,浙江天目山、湖北大洪山、神農架等偏僻山區,發現自然繁衍的古銀杏群。江蘇省邳州市和山東省郯城縣為最。
中國國花
如今,中國尚未決定現代意義的國花,是將分布在黃河流域的牡丹作為國花,亦或將分布在長江流域的梅花作為國花。
世界上已有100多個國家確立了自己的國花。早在1929年,中華民國國民政府將梅花定為國花。梅花也是世界上唯一代表民族精神的國花。新中國成立后,大陸方面并未明確確立國花。由于大陸沒有明確確立國花,在2001年的APEC會議上,新聞報道出現了“以中國國花牡丹為背景”的笑話;1999年昆明世界園藝博覽會上,國花的空缺,更成為悠悠古國的世紀遺憾。全世界約有花卉3萬種,原產于我國的花卉就有1萬—2萬種。世界許多國家特別是歐洲國家為此贊譽“沒有中國的花卉,便不成花園”。
在毛澤東時代,由于毛主席個人極喜梅花,因此主流意見傾向于定梅花為國花,然并未正式確定。
當下大部分意見傾向于“一國兩花”,即將梅花和牡丹定為雙國花[1]。1994年,中國曾舉行國花評選,報選牡丹為國花,蘭、荷、菊、梅為“四季名花”,然最終因分歧太大不了了之。此外,還有主張單一國花者,即在梅花和牡丹選擇其一。甚至有一國四花者,即以牡丹、荷花、菊花、梅花分別代表春夏秋冬四季。
然而,即使是種類最多的“一國五花”方案(牡丹為國花,蘭、荷、菊、梅分別為四季名花)也有歧義。如秋季不止有菊花,還有桂花等其他中國原產的知名花卉。更有人認為將過多的精力放在評選國花上屬于浪費,且國花競選過程中充斥商業氣氛與地方保護主義。并且擔心國花決定后可能引發諸如國鳥、國木、國酒等評選熱潮。他們認為現有的中國十大名花已經足夠。
中國國山
我國目前還沒有法律上定義的“國山”,但民間一直以來有“泰山”為“國山”一說。
所以泰山,應該是中國的“國山”
位于山東省泰安市境內的泰山,是孔子的誕生地和孔子思想的發源地。居住在泰山南麓不足50公里處的孔子曾多次登臨泰山,孟子也由此發出過“孔子登泰山而小天下”的感嘆。
周郢先生現任泰山學院泰山研究中心副研究館員,同時為泰安市泰山區政協委員、泰安市專業技術拔尖人才。至今已出版著作10余種。
一個民族的文化,有精神形式的表現,有物質形式的表現,山川河流是物質形式的一種特殊表現形式。而舉國山岳之中,能被認為足以象征其國家、民族精神者,便是人們習稱的“國山”。
2006年12月16日,“大眾講壇”請來周郢教授,闡述泰山稱為“國山”的理由。
中國“國山”之名起源很早,早在《山海經》之上,便有“國山”之名。不過當時的所謂“國山”,只是一部落圣山而已。延至三國東吳,開始出現了封建王朝法定的“國山”。到了近代,隨著現代國家觀念的加強及民族觀念的自覺,評定中國“國山”呼聲日高。那么,在中國境內的名山大岳中,有哪一座山堪當“中華國山”呢?老舍先生以及現代學者徐守揆、當代國學大師季羨林、任繼愈、作家賈平凹等均曾先后認為,當推東岳泰山為國山。今擬繼諸家之后,對“國山”應具備的要素以及泰山與中華文化的關系,試作闡述:
泰山與中華歷史
“中華國山”首先應具備的,便是“歷史的連續性”。也即是我們所認定的“國山”,必須是在我國各個歷史時期大多數中央政權承認的域內第一山。
早在上古時期,泰山便是重要部落的聚居地,堯舜時期已將岱宗作為巡狩四方(四岳)的首巡之地。周代立國后,將天下九州各確定一座名山為其鎮山,其中所定兗州的鎮山便是泰山,泰山作為一州之鎮的政治地位已然確定。西周中國的山岳祭祀開始制度化和等級化,規定唯有周天子與魯公方有權力致祭泰山。秦始皇統一天下后,至泰山舉行封禪大典。正如郭沫若先生所論:“自秦漢以來,歷代帝王封禪,也就是向泰山朝拜。比帝王都還要高一等,因而誰也不敢藐視泰山了。”泰山作為中國名山的代表,在大一統王朝中首度得到確認,也即從一州之鎮開始升格為九州之望。
一般認為,“四岳”的觀念在上古已現雛形,《尚書·舜典》所載大舜所巡四方之山,可能便是“四岳”的先聲。泰山不僅名列四岳之一,且因是君主首巡之地,地位已有突出其他三岳之勢。五岳制度定型于西漢。漢武帝前后八次封禪泰山,遂使泰山地位凌駕于其他四岳之上。至漢宣帝時,詔令定五岳之制,泰山不僅名列五岳之首,而且祭祀規格亦明顯高于其他四岳,這是首次以國家政令形式,明確了泰山作為中國第一山的神圣地位。由于這種種因素,最終促使泰山在兩漢之際,成為中國影響最大的山岳。
中國國獸
中國國獸 大熊貓大熊貓屬于食肉目、熊科、熊貓亞科的一種哺乳動物,體色為黑白兩色,它有著圓圓的臉頰,大大的黑眼圈,胖嘟嘟的身體,標志性的內八字的行走方式,也有解剖刀般鋒利的爪子。大熊貓已在地球上生存了至少800萬年,被譽為“活化石”和“中國國寶”,世界自然基金會的形象大使,大熊貓是中國特有物種。
中國國球
乒乓球
乒乓球是國球的3個原因:
一、中國的乒乓球為國家贏得了巨大的榮譽
在新中國成立之前,中國從來沒有得過世界冠軍。參加過三次奧運會,一塊獎牌也沒拿到。外國人嘲笑中國人為“東亞病夫”。新中國成立后,毛澤東主席號召“發展體育運動,增強人民體質”,乒乓球運動在全國開展比較好。1959年乒乓球運動員容國團為中國奪得了第一個世界冠軍!世界矚目!國人振奮!此后,中國的乒乓運動長盛不衰。在世界乒乓三大賽事中金牌數均居世界第一位。至2005年,共獲冠軍143.5枚(1977年在英國伯明翰舉行的第34屆世乒賽上,中國選手楊瑩、朝鮮選手樸英玉跨國配對,奪得女雙冠軍,世乒賽中國雙打奪冠數中,也因此出現了一次0.5個冠軍)[1],其中世錦賽100. 5枚,世界杯賽27枚,奧運會16枚。而且已有三次包攬世錦賽全部7個金杯,兩次包攬奧運會全部4枚金牌。可以斷言,這樣的成績,任何外國都不可能超過。
二、乒乓球運動在中國十分普及,得到國人喜愛
乒乓球運動開展的條件不苛刻,可參與性強。男女老少都能打,天南海北都能打,室內室外都能打,有錢沒錢都能打。條件好的可用高級球臺打,條件差的水泥球臺也能打,沒有球臺用幾張桌子拼起來也能打。天氣好在露天可以打,遇上大風大雪在一間不大的房間里就可以打。
而且,乒乓運動又是一項全身運動,健體健腦又健心。相對于足球籃球等運動,它沒有直接的身體對抗,自己可控制運動量,非常有利于普及……。總之,這項運動特別適合中國的國情,得到了國人的普遍喜愛,普遍水平比較高,因此就可以稱作國球。
三、乒乓球為中國的長治久安做出過貢獻
1971年4月,中國乒乓球隊參加在日本名古屋舉行的第三十一屆世乒賽。當時中美關系已經有了緩和的跡象,但究竟以什么作為最好的媒介,來改善兩國的關系呢?中國領導人認為世乒賽是很好的契機。4月4日,美國球員科恩無意中搭上中國球員的交通車,莊則棟主動贈送一幅繡有黃山風景圖的杭州織錦給科恩,科恩后來回送莊則棟一件帶有和平標志的運動衫。這一戲劇性事件頓時成為轟動性新聞。4月7日,毛澤東在比賽閉幕前夕決定邀請美國隊訪華,尼克松立即同意了中方的邀請。1971年的春天,美國乒乓球代表團實現了對中國的歷史性訪問,中美兩國的乒乓球友誼賽在北京上演,留下的政治影響卻向太平洋兩岸散播開來,為中美人民的交往和中美兩國的外交突破敲開了大門。這就是被周恩來總理稱為小球推動大球的“乒乓外交”。人民日報在紀念乒乓外交35周年時評論說,重溫“乒乓外交”,人們認識到,人民之間的友誼能夠改變世界、創造歷史。
“乒乓外交”后,1971年到1979年與我國建交的達到了100多個。尤其是1971年聯合國大會以76票贊成通過了恢復我國在聯合國的合法席位。所以,有人稱贊為中國的“小小銀球轉動了地球”。
日期:2017-6-9 14:45:44 | 分類:地圖資訊 | 評論:0 | 瀏覽:
- 相關文章:
浙江各兄弟市眼中的舟山竟然是這樣!作為舟山人,你同意嗎? (2017-6-8 14:39:32)
中國至亞美尼亞四種運輸路線 (2017-6-8 14:35:1)
2017全球各大城市物價指數地圖 英國生活成本下降! (2017-6-7 14:35:1)
別怪我沒提醒你,長沙的滿哥妹坨們,周末千萬不要去這里…… (2017-6-7 14:11:46)
此地位于北歐,中國對其擁有永久權利卻差點兒忘了 (2017-6-6 14:15:1)
? 2016-2025 豫ICP備16006179號-33 power by MuGong 谷歌衛星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