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使用谷歌衛星地圖。
赤壁之戰曹操究竟得到了什么?
赤壁之戰從曹操的角度來說,當然是吃了敗仗,沒有達到徹底消滅東吳的目的,而且連本來已經到手的荊州也失去了八成以上。這沒問題。但是,這不意味著曹操就在赤壁之戰中一無所獲,收獲還是有的,只是比預期低了很多而已。
曹操是在什么情況下開始南征的呢?劉表死了,劉琮新立,荊州地區比較混亂的情況下,曹操挾剛平定河北的余威乘勝南下的。一開始,曹操的目標只是乘荊州地區局勢不穩定,一舉蕩平荊州。只是荊州的勝利來的很容易,曹操前鋒才進入荊州地界,劉琮就派人請求投降了,這應該是出乎曹操意料的。
這樣,曹操才又想干脆沿江而下,順手滅了東吳,結果在赤壁之戰吃了敗仗,被迫退回江北,原來已經占領的荊州江陵等地被迫放棄掉了。但曹操在赤壁之戰中仍然是有收獲的。
這個收獲是什么呢?就是拿下了襄陽,樊城。
在赤壁之戰前,曹操無論是北上滅袁紹,還是北擊烏桓,都必須時刻提防著荊州從背后偷襲許昌。只要稍微看下地圖就能明白,在當時荊州的轄區是非常大的,北部一直到了新野一帶。而新野在今天是屬于河南南陽市管轄的。
而在有現代交通條件之前,當時從中原地區進入華中的荊州一帶,西邊是山區,東邊也是山區,只有方城到襄陽這一條路。從襄陽往南,這是一條狹長的山谷,出了襄陽往北,就可以進入南陽盆地,也就是當時的宛城。如果從襄陽出兵北伐,向許昌進軍,基本上就是一馬平川了。
所以,歷來襄陽都是兵家必爭之地,原因就在這里。占據中原的一方必須占據襄陽,才能以相對比較小的成本來抵御從荊州方向來的威脅。而占據荊州的一方也必須占據襄陽,才能在軍事上處于主動地位,對中原地區形成比較實質性的威脅。
所以,在赤壁之戰前,曹操無論干什么,都必須時刻注意提防荊州劉表出兵,威脅宛城地區,從而必須在宛城一帶屯積重兵集團來進行防御。但在赤壁之戰后,曹操拿到了襄陽和樊城,軍事上的防御壓力減輕了很多。
同樣也是在赤壁之戰后,劉備與孫權雙方瓜分了荊州的剩余部分,荊州成了曹劉孫三家勢力的交匯地帶。赤壁之戰后,無論是周瑜率領的東吳軍隊,還是關羽后來的大舉北伐,其實目標都是先拿下襄陽和樊城,以此來獲得軍事上的主動權。但他們也都在曹仁主持的襄陽放線的抵御之下未能成功,即使關羽接近成功,也仍然是以失敗告終。
也是因為曹操在赤壁之戰后拿到了襄陽,讓諸葛亮在隆中對中設想的兩路北伐的戰略規劃成了泡影。因為諸葛亮做隆中對的規劃的時候,赤壁之戰還未發生,只要劉備突然發動兵變,取代劉表,拿到的就是完整的荊州,也就是包括襄陽在內的荊州,再在拿下益州之后出漢中,襄陽方向就可以以較少的兵力牽制曹操的相當一部分兵力,從而為漢中方向制造戰略突破的機會。
而曹操這時候最主要的威脅實際上并不是來自南方。在拿下襄陽之后,曹操對南方戰線就沒有之前那么重視了,所以他才又回過頭來,先后消滅漢中張魯和西涼馬超兩個北方僅存的割據勢力,完全統一了北方,讓北方基本上沒有比較重大的威脅了。
當然,也因為赤壁之戰失利,曹操也失去了一鼓蕩平南方統一全國的機會,而孫劉雙方則因為赤壁之戰而站穩腳跟,在南方站穩了腳跟,奠定了之后五六十年三國鼎立的局面。所以說,一般都認為赤壁之戰是奠定三國鼎立的關鍵轉折點,而三國鼎立的基本局面也是因為曹孫劉三分荊州,形成了大致穩定的戰略格局。
日期:2023-5-19 14:56:43 | 分類:地圖資訊 | 評論:0 | 瀏覽:
- 相關文章:
淺談中山地理位置的優缺點 (2023-5-18 14:53:8)
新疆昌吉:天山美景丹霞路 (2023-5-15 14:56:29)
越南的文化優越感和有一定藩屬國導致其對中國稱王而對內則稱帝 (2023-5-15 14:32:19)
紅色警戒烏東風云:波蘭地圖上線啦!華沙能否扛得住俄羅斯的憤怒 (2023-5-14 14:43:38)
每天了解一個國家—“列支敦士登” (2023-5-14 14:36:57)
? 2016-2025 豫ICP備16006179號-33 power by MuGong 谷歌衛星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