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使用谷歌衛星地圖。
西北五省區,很容易被忽略的變化
一般來說,我們提到的西北地區,包括新疆、青海、甘肅、陜西、寧夏五個省區。
從行政區劃名稱出現的時間來說,甘肅和陜西出現得比較早,元朝的時候就已經有甘肅行省和陜西行省了。明朝的時候這兩個行省被捏到了一起,都歸陜西行省管;清朝康熙年間再次分開。
新疆和青海的行政區劃也是在清朝出現的。討平準噶爾之后,清朝乾隆二十七年(1762年)設置伊犁將軍。到了光緒初年,清政府已經討平了作亂的阿古柏,并且從沙俄手中搶回了伊犁,基本穩定了新疆的局勢。為了進一步有效抵御沙俄的入侵,光緒十年(1884年)新疆正式建省,是為清朝的第19個省。光緒三十二年(1906年),新疆北部、外蒙古西部以阿爾泰山為界劃出了一個“阿爾泰辦事長官區域”,這個也就是民國初年大家可以在西北角看到的那個小行政區劃“阿爾泰地區”。
而青海在清朝時期算是特別區,性質和當時的內蒙古差不多。這里在清初之時是和碩特蒙古所控制的區域,被稱為青海諸臺吉。這些部落在康熙年間歸順清朝,并于羅布藏丹津之亂后得以劃清游牧地界。此后青海地區設置了辦事大臣,由于駐地在西寧,后來也被稱為西寧辦事大臣。如果大家這個時候看青海地圖,會發現其東部和現在相比凹進去一大塊。這個時候的西寧實際上還屬于甘肅管轄,性質大概類似于直隸的宣化府(今張家口,察哈爾都統駐地)和熱河 (今承德,熱河都統駐地),以及山西的綏遠城(今呼和浩特,綏遠將軍駐地)。
圖一 清末時西北地區地圖
到了民國時期,西北地區的行政區劃也出現了比較大的變動。1919年4月,由于長期遭到沙俄和外蒙的竄犯,北洋政府決定撤銷阿爾泰地區,將其并入新疆省。內蒙古地區被拆分為綏遠、察哈爾、熱河三個特別區的時候,西套二旗被甘肅拿走。
圖二 民國初年西北地區地圖
而陜西在此時也趁機向北擴張,榆林的百姓此時跨過了傳統的邊界線——明長城,占據了伊克昭盟南部的大片地區。雙方從1918年開始來回扯皮,最后不了了之。
1925年,馮玉祥帶著自己的國民軍來到甘肅,為了擴大自己的勢力,他產生了拆分甘肅省的念頭。在南京國民政府取代了北洋政府之后,馮玉祥正式將這一想法付諸實施。在他的主導之下,1929年1月1日,寧夏省政府正式成立,省會設在銀川。這是在原來的寧夏道的基礎上擴建的。此時的寧夏省相當于現在的寧夏回族自治區加上內蒙古的阿拉善盟,但沒有最南端的固原,相當于把甘肅剛從內蒙古拿走的地盤又分了出去。成立不久的寧夏省立馬往東渡過黃河,在黃河東岸設置了“陶樂設治局”。但這里原本屬于綏遠,看到有人來搶地盤,綏遠隨即在此處設置了沃野設治局。雙方針鋒相對地扯了近八年的皮,直到1937年,國民政府裁撤了沃野設治局,此處的邊界才算最終劃定。1941年,陶樂設治局變為陶樂縣,這個縣也一直保留到了新中國成立之后。
青海建省的問題早在清末就已經有人提出來了,1922年馬麒等人也曾提出過建省請求。但真正付諸實施的時候,其時間和寧夏建省也沒差多少。1928年9月17日,在馮玉祥的規劃之下,青海省正式成立,省會暫時設在西寧;10月20日正式將西寧道下轄的7個縣,即西寧、樂都、大通、巴燕戎、循化、貴德和湟源劃給青海,至此青海和甘肅的東部邊界也基本劃定了。而到了30年代,青海和西藏還為了省界問題大打出手,不過最后省界也沒有明顯變化。
馮玉祥當年在河南搞了幾個名字很有意思的縣,諸如博愛縣、平等縣之類的,而博愛縣更是保存至今。實際上當年馮玉祥在西北也沒少搞這種名字,比如互助縣、民和縣、共和縣之類的,有空大家可以查查看。
圖三 抗戰之后西北地區地圖
西北解放之后,西北地區的行政區劃變化不算是太頻繁。
陜西的省界變化最大的有兩次。剛解放的時候,西南角的寧強縣往西伸了一段,并且在東南角拿到了兩鄖專區。1950年,兩鄖專區被湖北拿走。而西安在1953年一度被設為直轄市,1954年重新變為省轄市。除此之外,陜西和周邊就僅有鄉鎮級別的省界變動,主要麻煩出現在東安和山西的省界,以及內蒙古自治區紅堿淖一帶。和山西的問題,在于黃河中游水文的問題,雙方有時會在一些河灘地的歸屬問題產生爭議。而紅堿淖問題則屬于民國時期的遺留問題,陜西和內蒙古的邊界基本上是民國時期的實控線,由此導致部分區域飄忽不定;2001年這一段的問題也基本解決了。
寧夏和甘肅的問題就有點復雜了。起初1949年至1950年,甘肅酒泉專區一度代管了寧夏的額濟納旗。1954年寧夏省整體并入甘肅;兩年后,原西套二旗作為巴音浩特蒙古族自治州和額濟納自治旗從甘肅劃給內蒙古。1957年,寧夏回族自治區從甘肅劃出。除去原寧夏省的剩余地區之外,寧夏還卷走了原屬甘肅的吳忠。從此之后甘肅的慶陽(當時還歸平涼管)就成了被寧夏和陜西抱住的一塊半飛地,想去蘭州還得出省。除此之外的省界變換,基本上也就是鄉鎮級和村級的程度了。
1969年至1978年,出于防范蘇聯的考慮,由于內蒙古的國境線過長,周邊省份接管了部分內蒙古的轄區。其中甘肅接管了阿拉善右旗的大部分地區和額濟納旗,而寧夏接管了阿拉善右旗的其余地區以及阿拉善左旗。1979年,內蒙古自治區的版圖基本恢復原狀,而寧夏的版圖也基本沒怎么變過了。
圖四 1969-1978年的甘肅和寧夏地圖
20世紀90年代末的大界成了西北地區目前為止最后一次省界變化。在這次變化中,內蒙古阿拉善右旗與甘肅金塔縣出現了勘界問題(東風航天城情況此處不談),在大勘界期間基本從官方層面上解決,省界變化不大,但爭議仍在持續。變化最大的一處,在甘肅新疆和青海的交界上。勘界結束之后,青海北部邊界大幅南縮,與之相對應的是甘肅的阿克塞哈薩克族自治縣和肅北蒙古族自治縣的邊界大幅南拓和西拓,三省交界處也隨之西移。具體的情況,大家可以從下面的對比圖上一看究竟。
圖五 1999年新疆、甘肅、青海交界處省界示意圖
圖六 2020年新疆、甘肅、青海交界處省界示意圖
日期:2023-2-15 14:19:16 | 分類:地圖資訊 | 評論:0 | 瀏覽:
- 相關文章:
海南島的自然地理狀況 (2023-2-13 14:5:25)
擁有“歐洲最憋屈海岸線”的波黑,是怎么出海的! (2023-2-11 14:53:25)
谷歌衛星地圖增加AR視圖 并可快速提示有用的道路信息 (2023-2-9 0:42:15)
Google為內置地圖的電動汽車推出新功能 尋找充電站不再難 (2023-2-8 22:8:15)
15分鐘通達,潮州市這樣解決中心城區上落高速公路難題 (2023-2-8 14:54:12)
? 2016-2025 豫ICP備16006179號-33 power by MuGong 谷歌衛星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