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使用谷歌衛星地圖。
面積26萬平方公里,人口僅50萬,西撒哈拉為什么富有爭議!
西撒哈拉地區在地圖上看起來比較奇怪,有些地圖上會標注該地區是西撒哈拉,但有些地圖上卻干脆是一塊空白,而且這個“國家”也沒有標注首都。實際上西撒哈拉到底歸屬于哪個國家一直以來都很有爭議。西撒哈拉為什么富有爭議?
西撒哈拉的地理概況
西撒哈拉地處非洲的西北部,是一個一直以來都很有爭議的地區,圍繞其的主要爭議是該地區的歸屬權。目前,大約百分之二十的西撒哈拉地區由自立的阿拉伯撒哈拉共和國控制,剩下的部分則由鄰國摩洛哥管理。
該地區地廣人稀,是世界上人口最稀少的地區之一,面積達26萬平方公里,但人口僅50萬,人口中的近一半都居住在西撒哈拉地區的最大城市阿尤恩。西撒哈拉地區三面都是陸地,但是西北部瀕臨大西洋。
西撒哈拉地區基本都是沙漠,再加上人煙稀少所以勞動力少,因此該地幾乎沒有農業。當地的民眾以飼養駱駝、山羊和綿羊為生。不過因為瀕臨大西洋,所以當地還有不少漁民進行漁業生產。
與撒哈拉一樣,西撒哈拉也有著極端的高溫天氣。每年7月和8月的最高溫度能達到45攝氏度,即使在冬季,溫度也依舊居高不下,最高能達到30攝氏度。不過在西撒哈拉地區的北部,非常偶發的情況下,夜間溫度能夠降到0攝氏度。
西撒哈拉為什么富有爭議?
西撒哈拉盡管在表面的地理條件上并不占優勢,無論是高溫還是沙漠,都代表著這片土地在發展上會受到諸多限制,但是西撒哈拉地區卻是一個有著豐富資源的地區,同時它還是一個重要的交通要塞。
這兩個原因一起,共同讓西撒哈拉地區曾經成為了西班牙的殖民地,如今又成為了富有爭議懸而未決地區。地球上的資源是有限的,但人口是一直在增長的,如今世界人口已經達到了78億,在今后的50年中還將會繼續增長。
居高不下的出生率和人口數量帶來的最大問題就是糧食問題。解決糧食問題最根本的就是發展農業,而西撒哈拉盛產的磷礦就是發展農業的一劑猛藥。磷肥是農業所需的三大肥料之一,對農產品有明顯的增產效果。
目前世界上主要利用的磷礦類型為沉積型磷塊巖礦,其最主要的成礦時代為寒武紀、中生代和新生代,一般都是海相磷礦床,這與西撒哈拉與海洋接壤的地理特征也相符。另外,根據勘探結果來看,摩洛哥和西撒哈拉的磷礦儲量世界第一。
但是磷和世界上絕大多數的自然資源一樣,是不可再生的資源,因此它的可持續開發與利用被認為直接關系到世界糧食安全及人類的生存發展,有英國科學家表示磷礦資源在未來數十年可能就會被耗盡。這也是包括美國、英國和法國在內的一眾大國都盯上了西撒哈拉的原因。
除了資源之外,西撒哈拉地區還有一個重要意義就是它連接了地中海和非洲,從地圖上就能看到它剛好處于非洲板塊的邊緣,可以說是一個重要的交通要塞。誰能徹底占有這個地區,那就相當于能夠部分控制地中海到非洲的海運線路。
西撒哈拉地區的殖民史
西撒哈拉的特殊地理位置早在18世紀就吸引到了殖民者的目光。首先,18世紀前后,西班牙為了奴隸運輸,試圖在北非建立一個港口以幫助船只中轉,于是就盯上了西撒哈拉地區。接著,殖民者發現西撒哈拉地區不僅是一個交通要塞,而且還能夠發展漁業。
西撒哈拉地區附近的海域海溫在陸地溫度的影響下較高,因此魚類繁殖較快較多。因此西班牙人還在西撒哈拉地區開展了商業捕魚活動,整個十八世紀,西班牙慢慢蠶食了西撒哈拉地區。
原本摩洛哥和西撒哈拉都是西班牙的殖民地,但是在一陣抗爭之后,摩洛哥成為了一個獨立的國家,但西撒哈拉卻懸而未決,成為了一塊飛地。拋開其他方面不談,在二戰后各個國家地區重振旗鼓,重新劃分資源、財富的時候,西撒哈拉卻仿佛被遺忘一般。
西撒哈拉地區就這樣與其他北非國家的距離越拉越大,工業、礦產業和漁業的發展在二戰后都陷入了停滯。另外,西撒哈拉內部有不同的民族,近年來民族爭端頻發,鄰國摩洛哥和歐美大國也都虎視眈眈想要吞并該地區搶奪磷礦資源。
日期:2023-1-11 14:38:13 | 分類:地圖資訊 | 評論:0 | 瀏覽:
- 相關文章:
內蒙古和吉林的區劃變動,吉林省的11個縣,為何劃入了內蒙古? (2023-1-11 14:33:47)
晉朝都城洛陽 (2023-1-9 14:41:18)
漯河市的區劃變動,河南省的重要城市之一,為何有5個區縣? (2023-1-9 14:12:54)
2022年鶴壁市干線公路路況全省第三 (2023-1-9 14:10:57)
你以為美國是圖1那樣的,實際上圖2才是美國 (2023-1-8 14:47:47)
? 2016-2025 豫ICP備16006179號-33 power by MuGong 谷歌衛星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