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l id="cyiqw"><tbody id="cyiqw"></tbody></ul>
  • 
    
    <strike id="cyiqw"></strike><ul id="cyiqw"></ul>
  • 歡迎使用谷歌衛(wèi)星地圖。

    為什么有人稱馬耳他是歐洲的襄陽

      在金庸筆下,郭靖、黃蓉夫婦堅守襄陽城多年,牽制了蒙古數(shù)十萬大軍南下的腳步,保衛(wèi)著風雨飄搖的南宋江山,最后雙雙以身殉城。歷史上,襄陽保衛(wèi)戰(zhàn)也的確是關系南宋政權(quán)生死存亡的關鍵一戰(zhàn)。1273年,守將呂文煥在苦守襄陽城六年后,終究寡不敵眾。蒙古鐵騎踏破襄陽后,一路無阻,僅僅六年后,南宋政權(quán)宣告覆滅。

    黃日華與翁美玲飾演鎮(zhèn)守襄陽城的郭靖、黃蓉夫婦。來源/83版《射雕英雄傳》劇照

      事實上,襄陽因其重要的地理位置,是歷代兵家必爭之地。顧祖禹在《讀史方輿紀要》中,毫不吝嗇地強調(diào)襄陽的重要性:“夫襄陽者,天下之腰膂也。中原有之,可以并東南。東南得之,亦可以圖西北者也。”腰膂,即腰背,在顧祖禹看來,襄陽是整個中國的腹地。如果進攻,無論何種走向都繞不開這座城池;而若是據(jù)守,襄陽占盡天險,易守難攻。因此,“以天下言之,重在襄陽”。

    三面環(huán)水、一面靠山的襄陽,擁有絕佳的天然屏障。來源/衛(wèi)星在線

      立足中國,放眼世界,我們會發(fā)現(xiàn),千里之外的地中海,也有這樣一個獨特的地方——島國馬耳他。和襄陽極度相似的客觀條件,給馬耳他帶來了波折不斷、幾經(jīng)易主的命運。

      幾經(jīng)易主的馬耳他

      馬耳他(Malta),一個面積僅有316平方公里的小國,在歐洲中世紀史上扮演了不可或缺的關鍵角色。身處地中海中心的馬耳他與西西里、那不勒斯隔海相望,又可與北非相接;扼突尼斯海峽入口,守衛(wèi)著西地中海大門,因此被稱為“地中海的心臟”。地中海對于整個歐洲文明的重要意義無須多言,“誰掌握地中海,誰就掌握世界的中心”。不僅如此,馬耳他島雖然土壤貧瘠,卻擁有海上軍事基地的優(yōu)越條件——深水良港。在多個條件的共同造就下,勢單力薄的馬耳他,始終被多方勢力覬覦,輾轉(zhuǎn)于各個強國之手。

    從馬耳他衛(wèi)星圖像可以看出,西側(cè)多懸崖峭壁,而東部有天然深水良港。來源/谷歌地圖

      公元前10世紀,善于經(jīng)商的腓尼基人已經(jīng)在西地中海建立了許多殖民地,馬耳他正是在這一時期被納入迦太基的勢力范圍。其后的一兩百年,以西西里和意大利南部為據(jù)點的希臘人也在開辟商路的過程中,在馬耳他留下足跡。此時,馬耳他在地中海地區(qū)的商業(yè)價值已經(jīng)被發(fā)掘,但尚未引起軍事沖突。目前有史可查的、最早對馬耳他的爭奪戰(zhàn),還是公元前4世紀的羅馬與迦太基。

      日漸強盛的羅馬共和國急需奪取西地中海霸權(quán),而老牌殖民強國迦太基分毫不讓,戰(zhàn)爭由此爆發(fā)。正是在舉世聞名的布匿戰(zhàn)爭中,作為重要軍事基地的馬耳他首次登上歷史舞臺。第一次布匿戰(zhàn)爭中,馬耳他曾短暫被羅馬占領,又被迦太基奪回;第二次布匿戰(zhàn)爭后,迦太基徹底式微,羅馬則取得了馬耳他的長期控制權(quán)。羅馬統(tǒng)治期間,馬耳他呈現(xiàn)出前所未有的繁榮景象,精美的浴池和大理石柱存留至今。公元4-5世紀,蠻族入侵歐洲,馬耳他還曾落入汪達爾人之手;拜占庭衰落后,馬耳他長期附屬于西西里王國,最后被納入西班牙帝國,命運坎坷,始終作為強權(quán)手中的工具存在,沒有獨立的話語權(quán)。直到1565年,在著名的馬耳他大圍城(Great Siege of Malta)事件之后,馬耳他的地位才直線上升。

      一戰(zhàn)成名:“馬耳他之圍”

      文學家、哲學家伏爾泰曾評論:“沒有什么比發(fā)生在馬耳他的圍困更著名的了。”馬耳他之圍在歐洲史上舉足輕重的地位可見一斑。由于信仰的沖突,從公元732年的圖爾戰(zhàn)役開始,基督教世界與伊斯蘭世界就長期處于對立狀態(tài),地處兩大宗教世界交界處的馬耳他自然首當其沖。

      以收復圣地耶路撒冷為名,十字軍東征代表著基督教世界正式向伊斯蘭世界宣戰(zhàn),長達數(shù)百年的戰(zhàn)爭嚴重惡化了雙方關系。1453年,拜占庭帝國的滅亡更使得所剩無幾的戰(zhàn)略緩沖地帶雪上加霜。迅速崛起的奧斯曼帝國不滿足于一統(tǒng)西亞,將目光轉(zhuǎn)向歐洲,與此同時,歐洲的基督教勢力忙于內(nèi)斗,絲毫沒有意識到即將到來的滅頂危機。

    醫(yī)院騎士團的旗幟和徽章。來源/維基百科

      醫(yī)院騎士團(Knights Hospitaller),也稱“圣約翰騎士(Knights of St. John)”,是歐洲歷史上著名的“三大騎士團”之一。騎士團將宗教修士與軍隊紀律相結(jié)合,是基督教的忠實衛(wèi)士。此時,沒了東征任務的騎士團惶惶如喪家之犬,流浪在基督教世界的幾大勢力之間,1517年爆發(fā)的宗教改革更是引起內(nèi)部的人心渙散。正當騎士團預備黯淡離場時,天賜良機,新教皇克雷芒七世極力游說神圣羅馬帝國皇帝查理五世安排騎士團駐扎馬耳他。于醫(yī)院騎士團而言,這是千載難逢的機遇,意味著他們從此有了安身立命之所;卻也等同于無可推卸的責任,因為地處前線的馬耳他與奧斯曼帝國之間必有一戰(zhàn),這也是維系基督教世界生死存亡的關鍵一戰(zhàn),他們的壓力可想而知。經(jīng)過幾番權(quán)衡,騎士團最終應允進駐馬耳他。

      在一路擴張、暢通無阻的奧斯曼帝國看來,極具戰(zhàn)略意義的馬耳他,不過是前進路上的一顆小小石子。拿下馬耳他,不但可以由西西里進攻意大利,從而打開基督教世界的大門,而且能扼住地中海的咽喉,對依賴海運補給的奧斯曼軍隊而言意義非凡。這樣收益極大而難度幾乎可以忽略不計的好事,其爆發(fā)只需要一根導火索。

    蘇丹蘇萊曼一世,是奧斯曼帝國赫赫有名的英明君主。來源/維基百科

      長期存在的沖突是如何被激化的?這就要從醫(yī)院騎士團的海盜行徑說起。由于馬耳他島極其狹小,山地眾多,醫(yī)院騎士團根本無法實現(xiàn)自給自足。而馬耳他島地處地中海重要航路,往來商業(yè)貿(mào)易繁忙,他們自然而然地打起了海上航運的主意,一切異教徒的船只都難以幸免。雖然在歷史記載中,騎士團美其名曰“科索”(Corso,意大利語“遠航”之意),但客觀而言,這與赤裸裸的海盜行為無異。1564年,騎士團的艦隊先是搶劫了奧斯曼帝國的“蘇丹娜”號帆船,將巨額貨物洗劫一空,緊接著又在另一艘船上俘獲了開羅總督、亞歷山大總督,甚至還包括一位已經(jīng)107歲的老婦人,這就是蘇丹蘇萊曼一世女兒的奶媽。騎士團接二連三的囂張行為狠狠打了蘇丹蘇萊曼一世的臉,不堪忍受如此奇恥大辱的他決定出兵,拿下馬耳他。

    奧斯曼軍隊進攻路線。來源/《海洋帝國——地中海大決戰(zhàn)》

      醫(yī)院騎士團不會坐以待斃。從1530年進駐開始,騎士團就苦心經(jīng)營馬耳他島,多年的海盜行為也積累了一定的資源。面對奧斯曼帝國由200艘船只組成的巨型艦隊和近5萬大軍,醫(yī)院騎士團的兵力只有不到1萬人,然而正是他們創(chuàng)造了以少勝多的奇跡。奧斯曼總指揮官穆斯塔法制訂了海戰(zhàn)為主、陸戰(zhàn)為輔的戰(zhàn)略,在7月15日發(fā)動了對森格萊阿半島的總攻。人數(shù)眾多的奧斯曼軍隊和據(jù)有城堡、居高臨下的騎士團成員很快陷入膠著的戰(zhàn)況中,經(jīng)驗豐富的老將穆斯塔法虛晃一槍,迅速集結(jié)精銳,進攻看似守衛(wèi)空虛的比爾古。而出乎他意料的是,騎士團大團長瓦萊塔早有準備,比爾古炮臺的轟炸擊沉了絕大多數(shù)戰(zhàn)艦,幾乎完全摧毀了奧斯曼海軍。

      氣急敗壞的穆斯塔法不得已將作戰(zhàn)重點轉(zhuǎn)移到陸地上,開始了艱苦卓絕的圍城戰(zhàn),這一僵持足足持續(xù)了3個月。炎熱的氣候、被污染的水源和傳染病使得奧斯曼士兵痛苦不堪,長時間遠距離作戰(zhàn)導致后方補給不足,奧斯曼軍隊的士氣不斷被消耗。9月,穆斯塔法做出了撤軍的決定,然而更令他痛苦不堪的是,他們在撤退路上遭遇了來自基督教世界的援軍。這場戰(zhàn)役的勝負毫無懸念,奧斯曼軍隊甚至無法擁有一個體面的離場,而是被打得落花流水,四處潰逃。雖然實力懸殊,但最終不負眾望。經(jīng)此一役,醫(yī)院騎士團享譽歐洲,得到了眾多國家的資金支持,還營建了新的都城。新都瓦萊塔用騎士團大團長的名字命名,也被稱作“圣約翰騎士團之城”,以紀念騎士團捍衛(wèi)馬耳他的事跡。

      自詡無敵手的奧斯曼帝國在小小的馬耳他受挫,它的擴張之路被截斷在地中海以東,馬耳他因此獲得了“歐洲之盾”的美稱。想要一雪前恥的蘇萊曼在戰(zhàn)敗后的第二年就抱憾離世。繼承人塞利姆二世綽號“酒鬼”,在他統(tǒng)治之下,日薄西山的奧斯曼帝國無力西進,西方基督教世界不但得到了長久的安全保障,還獲得了地中海的完全制海權(quán)。可以說,馬耳他之戰(zhàn)的勝利加速了歐洲的近代化進程。

      近現(xiàn)代的馬耳他

      時移世易,雖然馬耳他已經(jīng)不再是兩大宗教世界的前線,但其搶手程度絲毫不減。1798年,拿破侖為了進攻埃及入侵馬耳他,馬耳他成了拿破侖出兵北非的海上資源中轉(zhuǎn)站。隨著拿破侖下臺,英國的爭奪接踵而至,經(jīng)過英法雙方漫長的談判,馬耳他于1815年正式成為大英帝國的直轄殖民地。1869年,蘇伊士運河的開通一舉提高了馬耳他的戰(zhàn)略地位,它成了大英帝國通往印度航線的要塞。而在二戰(zhàn)中,馬耳他戰(zhàn)場也不容忽視,盟軍在馬耳他島上對戰(zhàn)北非軍團并取得勝利,為擊敗軸心國做出了至關重要的貢獻,馬耳他因此被英國國王授予喬治十字勛章。

    1942年,因其在二戰(zhàn)中的英勇表現(xiàn),馬耳他被英國國王授予喬治十字勛章。來源/The Fortifications of Malta 1530-1945

      馬耳他群島于1964年脫離英聯(lián)邦正式獨立,1974年成為共和國,馬耳他人民第一次掌握了自己的命運。馬耳他共和國始終秉持著中立的外交政策,加入歐盟后也不忘維系與地中海兩岸國家的友好邦交,還積極與其他大國展開合作,逐步發(fā)展成以金融業(yè)和旅游業(yè)為支柱的、高度發(fā)達的資本主義國家。戰(zhàn)爭的硝煙早已散去,只有島上遺留的防御工事,記載著馬耳他歷盡風波的千年歷史。

    今日的馬耳他。攝影/歸野buddy 來源/圖蟲創(chuàng)意參考文獻

      [英]布賴恩·布洛伊特著,黑龍江大學英語系翻譯組譯.馬耳他簡史[M].哈爾濱:黑龍江人民出版社,1973.

      [法]費爾南·布羅代爾著,唐家龍等譯.菲利普二世時代的地中海和地中海世界(全二卷)[M].北京:商務印書館,1996.

      Ernle Bradford, The Great Siege: Malta 1565[M],Ware(Hertfordshire): Wordsworth Editions, 1999.

      Stephenson, Charles/ Noon, Steve (ILT), The Fortifications of Malta 1530-1945[M], Osprey: 2004.

      [英]羅杰·克勞利.地中海三部曲:海洋帝國[J]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14.

      哈全安:《土耳其通史》[M],上海:上海社會科學院出版社,2014.

    為什么有人稱馬耳他是歐洲的襄陽 - http://www.roseeton.com/ditu/2988.html
    日期:2022-9-26 14:14:13 | 分類:地圖資訊 | 評論:0 | 瀏覽:

    ? 2016-2025 豫ICP備16006179號-33 power by MuGong 谷歌衛(wèi)星地圖




    中文字幕精品亚洲无线码二区| 一本大道无码人妻精品专区| 老司机在线精品视频| 久久99精品久久水蜜桃| 国产精品原创巨作av女教师| 久久久久久青草大香综合精品| 丁香六月婷婷精品免费观看| 日韩精品人妻一区二区三区四区| 日韩国产一区二区| 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久网站| 精品久久久久久无码人妻中文字幕 | 精品国产yw在线观看| 日韩人妻无码精品久久免费一 | 日韩中文字幕精品免费一区| 91精品国产综合久久香蕉| 91精品国产高清久久久久久| 98久久人妻无码精品系列蜜桃| 99精品国产在热久久婷婷| 亚洲国产精品不卡在线电影| 久久久久久国产精品mv| 久99久精品免费视频热77| 久久九九AV免费精品| 亚洲国产精品久久久久| 久久亚洲国产成人精品性色| 99精品视频观看| 91精品国产自产在线观看高清| 麻豆精品久久久久久久99蜜桃 | 精品一线二线三线区别在哪欧美| 国自产拍 高清精品| 国产精品亚洲综合久久| 少妇人妻偷人精品无码AV| 九九精品国产亚洲AV日韩| 尤物在线观看精品国产福利片| 国产麻豆剧果冻传媒免精品费网站 | 国产手机精品一区二区| 成人综合久久精品色婷婷| 亚洲中文精品久久久久久不卡| 欧美日韩精品SUV| 精品久久中文字幕有码| 国产成人高清精品免费软件| 日韩精品无码专区免费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