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使用谷歌衛星地圖。
12張地形圖,快速了解山西省各市
山西,簡稱“晉”,省會太原,位于我國華北西部的黃土高原東翼,分別與河北、河南、陜西、內蒙古相鄰。山西的地勢東北高,西南低,輪廓略呈東北斜向西南的平行四邊形;地貌以山地、丘陵為主,約占80%,高原、盆地、臺地等占20%。山西東西兩側為山地,東邊為太行山脈,西邊為呂梁山脈,呂梁山脈以西是晉陜兩省的界河——黃河。山西境內河谷縱橫,除了黃河外,比較大的河流還有汾河、沁河,桑干河、漳河、滹沱河,其中汾河是境內第一大河。
山西省總面積15.67萬平方千米,常住人口約3491.56萬人,下轄11個地級市,分別為:太原、大同、朔州、忻州、陽泉、呂梁、晉中、長治、晉城、臨汾、運城。下面我們逐一介紹這些地級市。
太原市,別稱并州、晉陽、龍城,山西省會,位于山西省中部、太原盆地北端,東、西、北三面環山,東有太行山,西有呂梁山,北有云中、系舟二山,中、南部為河谷平原,汾河自北向南縱貫全境。太原總面積6988平方千米,常住人口約530.41萬人。
大同市,古稱云中、平城,位于山西省北部,大同盆地中心,晉冀蒙三省區交界處。總面積14176平方千米,常住人口為3105591人。大同地理位置非常重要,扼晉、冀、內蒙之咽喉要道,全晉之屏障,歷代兵家必爭之地,有“北方鎖鑰”之稱。大同境內的云岡石窟是中國最大的石窟群之一,是著名的世界文化遺產。
朔州市,位于山西省西北部,桑干河上游。總面積10662平方千米,常住人口為1593444人。朔州地處黃土高原,西北部是洪濤山山脈,西南是管涔山山脈,東南為恒山山脈。朔州的煤炭各類礦產資源占山西省17%,位居山西省第一。朔州境內有世界上最古老、最高大的千年木塔應縣佛宮寺釋迦塔。
忻州市,位于山西省北中部,東接河北,西接陜西,橫貫山西省境,是山西省內最特殊的。忻州總面積約2.5萬平方千米,占山西省總面積的1/6,是山西省面積最大的地級市,常住人口為2689668人。著名的雁門關、五臺山都在忻州市境內。
陽泉市,位于山西省中東部,東隔太行山與河北省會石家莊市相望,西接山西省會太原市,總面積4559平方公里,常住人口為131.8505萬人。陽泉夾在山西、河北兩大省會城市之間,位置極為特殊,是山西的東部門戶。萬里長城第九關,著名的娘子關就在陽泉境內。
呂梁市,位于山西省中西部,呂梁山脈中段,西隔黃河同陜西榆林相望,因呂梁山脈由北向南縱貫全境而得名。總面積21143平方千米,常住人口為3398431人。呂梁地形地貌復雜,以山地、丘陵為主,約占全市總面積的92%。呂梁古代出過很多名人,如女皇武則天、宋朝名將狄青,清代廉吏于成龍等等。
晉中市,位于山西省中部,西臨汾河,東依太行山,北與太原市毗鄰,距離極近。總面積1.64萬平方公里,人口3379498人。晉中市境內有著名的世界文化遺產平遙古城,還有喬家大院等著名景點。
長治市,位于山西省東南部,太行山與太岳山之間的長治盆地,總面積13955平方千米,常住人口為3180884人。長治境內的長治盆地,也叫上黨盆地,在古代歷史中具有極其重要的地位。古人云:上黨地高,可以天為黨,所以稱為上黨。春秋戰國時期,著名的秦趙長平之戰就是發生在上黨。
晉城市,位于山西省東南部,晉豫兩省交界處,總面積9490平方公里,常住人口約 219.45 萬。晉城是山西的東南門戶,晉城控扼晉豫咽喉,俯視千里中原,自古為兵家必爭之地,素有“三晉門戶、太行首沖”的美譽。
臨汾市,古稱平陽,位于山西省西南部,東倚太岳,西臨黃河,因地處汾水之濱而得名。臨汾是華夏民族的重要發祥地之一,有“華夏第一都”之稱,帝堯都平陽。600年前,大槐樹移民之根就在臨汾。臨汾總面積20589平方千米,常住人口為3976481人。臨汾地理位置非常重要,自古為兵家必爭之地,古人云:“東臨雷霍,西控河汾,南通秦蜀,北達幽并”。
運城市,古稱河東,位于山西省西南部,南面和西面與河南、陜西隔黃河相望,總面積14182平方千米,常住人口為4774508人。運城市區以南有世界上三大鹽湖之一的運城鹽湖,也就是古代著名的解池,運城因“鹽運之城”得名。運城是關公故里,中國四大名樓之一的鸛雀樓就在運城市永濟市。
日期:2021-10-9 14:57:12 | 分類:地圖資訊 | 評論:0 | 瀏覽:
- 相關文章:
有趣的瓦努阿圖:60個隨手記錄的知識點 (2021-10-8 14:15:18)
被《中國國家地理》評為“人一生要去的50個地方”之一,就在甘肅 (2021-10-7 14:24:40)
Google地圖在美國推出“生態友好路線”選項 (2021-10-6 15:34:15)
千里迢迢只為一個喀納斯?阿勒泰大環線收藏一下,夠你嗨整整七天 (2021-10-4 14:23:50)
17張地形圖,快速了解山東省各市 (2021-10-3 14:1:15)
? 2016-2025 豫ICP備16006179號-33 power by MuGong 谷歌衛星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