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使用谷歌衛星地圖。
湖北省的區劃調整,12個地級市之一,宜昌市為何有13個區縣?
在之前的文章中,作者和大家聊了湖北省各個地級市區劃調整的故事,例如鄂州市、襄陽市等等。今天,我們聊聊湖北省宜昌市。宜昌市屬于湖北省12個地級市之一,屬于湖北省的副中心城市,地理位置非常重要,下轄了5個區、3個縣、3個縣級市、2個自治縣,總計13個區縣。那么,宜昌市13個區縣是如何形成的呢?今天,我們就聊聊這個問題。
首先,我們聊聊湖北省。湖北省屬于我國華中地區的省份,同時也是我國中部六省之一,位于長江中游,地理位置極為重要。湖北省總計下轄了12個地級市和1個自治州,總計13個地級區劃。湖北省的總人口5700多萬,在我國各個省份中,湖北省的總人口并不算少。在湖北省12個地級市中,省會武漢市的人口最多。當然,宜昌市的總人口也不算少,達到了400萬以上。
宜昌市的歷史非常悠久,三國時期著名的夷陵之戰,其實就爆發在宜昌市境內。宜昌市連接了長江中游和長江上游,在古代歷史上,對于東西政權來說,都是非常重要的。宜昌市總人口400余萬,下轄了5個區、3個縣級市、3個縣、2個自治縣,總計13個區縣。宜昌市的經濟總量,達到了4200多億。在湖北省內,僅次于省會武漢市和襄陽市。
放眼全國,宜昌市的經濟總量排名第53位,與廣東惠州市、貴州貴陽市等城市,在一個水平線上。那么,宜昌市的13個區縣,如何一步步形成的呢?在我國古代歷史上,元朝之前,歷代王朝一直沿用了州縣兩級區劃。不過,為了管理地方,出現了各種監察區劃,例如漢朝的13州、唐朝的15道、宋朝的23路等等。我國很多省份的名稱,都起源于宋朝。
例如荊湖北路、荊湖南路、福建路、兩浙路等等,基本上屬于各省的起源。13世紀中期,北方的元朝迅速崛起,在幾十年時間里,先后消滅了西夏國、西遼國、大金國、吐蕃、大理國、南宋等一系列的政權,建立了一個疆域面積空前龐大的王朝。不過,隨著疆域面積的擴大,元朝缺乏地方管理經驗的問題,也非常明顯了。
面對全國地圖上密密麻麻的幾百個州府、幾千個縣,元朝有點懵,因為忙不過來。各地的人口、農作物、耕地情況非常復雜,而且差異巨大。以農作物為例,各地的區劃和地質環境都不一樣,農作物也是五花八門,出現了五谷雜糧的說法。在耕地方面,出現了黃土地、沙土地、丘陵地等10多個類型的耕地,每一個類型又分為了上中下3個等級。
這么復雜的情況,讓元朝非常頭疼,又不知所措。依靠唐宋兩朝的州縣兩級區劃,明顯不夠用了。唐朝的15道和宋朝的23路,出現了這樣那樣的問題。最后,元朝在宋朝23路的經驗上,融入了金國行尚書臺的框架,推出了加強升級版,那就是行省制度。元朝把全國劃分為10個行省,例如遼陽行省、河南江北行省、湖廣行省等等。
當時,湖廣行省包括了湖北大部分地區、湖南全部、貴州部分地區、廣西部分地區和廣東東部,管轄區面積很大。每個省下轄了各個,每個路下轄了各個州府,每個州府下轄了各個縣,相當于4級區劃。不過,元朝行省的區劃并不合適,問題很多。首先,各省的面積太大,管理存在難度。第二,各地的管理機構簡單,而且相互重疊。
路
1368年,朱元璋建立明朝以后,在元朝行省的基礎上,根據自己的結構,進一步調整了區劃。明朝永樂皇帝朱棣遷都以后,形成了南北直隸與13個省的區劃。我國很多省份的大體區劃,都是明朝統治時期設立的,例如江西省、廣東省等等。至于湖南、湖北,明朝沿用了湖廣省的名字。不過,明朝的湖廣省,基本上就是兩湖地區。
17世紀中期,清朝逐步確立了自己的統治以后,根據清朝的需要,進一步調整了各地的區劃。最后,形成了清朝內陸18個省。湖廣省的面積太大,存在不小的管理難度。1667年,康熙皇帝在位的初期,清朝把湖廣省拆分為湖北省、湖南省。湖北省的省會在武昌府,湖南省的省會在長沙府。不過,保留了湖廣總督等名稱。
在湖北省內,清朝設立了武昌府、宜昌府、襄陽府等一系列的州府。其中,宜昌府下轄了東湖縣、興山縣、巴東縣、長陽縣、長樂縣等地區。1840年之后,西方列強對清朝發動了一系列的戰爭,清朝一敗再敗。最后,開始了割地賠款模式,并且開放了各種通商口岸。位于長江中游的宜昌,成為了通商口岸之一。
1912年,清朝滅亡以后,我國進入了軍閥混戰的局面。由于各地遭到了嚴重的破壞,各地急需進入休養生息。一轉眼到了建國的初期,隨著局勢的逐步穩定,我國進入了戰后重建、恢復生產、經濟建設的階段。與此同時,一系列重要項目,在湖北省陸續開始設立。湖北省內,設立了一系列的專區,例如宜昌專區、鄖陽專區、孝感專區等等。
其中,宜昌專區下轄了宜昌縣、宜都縣、枝江縣、當陽縣、遠安縣、興山縣、秭歸縣、長陽縣、五峰縣等9個縣。鑒于宜昌市的重要性,設立了宜昌地級市。宜昌專區和宜昌地級市屬于并立關系,這樣的情況在五六十年代非常普遍,例如遼寧省的沈陽市與沈陽專區等等。當時,宜昌市的管轄區并不大,大體上只有郊區和市區。
1954年,宜昌市被并入了宜昌專區管理。1958年,鑒于宜昌專區在工業領域的作用,宜昌專區被撤銷,設立了宜昌工業區,區劃不變。不過,這樣的情況只持續了3年,1961年,宜昌工業區更名為宜昌專區。60年代末期,全國所有的專區更名為地區以后,宜昌專區更名為宜昌地區。70年代末期,隨著我國經濟的持續發展,為了適應時代需要。
位于長江中游,地理位置極佳的宜昌市,在1979年被提升為地級市。不過,宜昌地區并沒有撤銷,二者屬于并立關系。1992年,鑒于宜昌地區的發展,宜昌地區被撤銷,下轄的各個縣,劃入了宜昌地級市管理。截至這個時候,宜昌市下轄了3個區、2個縣級市、7個縣,分別是:西陵區、伍家崗區、點軍區、宜昌縣、枝江縣、遠安縣、興山縣、秭歸縣、長陽縣、五峰縣、枝城市、當陽市。
1995年,宜昌市設立了猇亭區。1996年,枝江縣被撤銷,設立了枝江縣級市。2001年,宜昌縣被撤銷,設立了夷陵區。截至這個時候,宜昌市形成了5個區、3個縣級市、3個縣、2個自治縣的區劃,總計13個區縣。分別是:西陵區、伍家崗區、點軍區、猇亭區、夷陵區、宜都市、當陽市、枝江市、遠安縣、興山縣、秭歸縣、長陽縣、五峰縣。
在湖北省的規劃中,省會武漢市屬于核心城市,宜昌市則屬于副中心城市,主要起到了帶動湖北省西部、西南部發展的作用。在長江中游城市群中,宜昌市屬于重要的一環。
關于我國各地區劃調整的一系列故事,還有很多。作者在以后的文章中,和大家慢慢聊。
日期:2021-7-30 14:6:36 | 分類:地圖資訊 | 評論:0 | 瀏覽:
- 相關文章:
百慕大群島面積71.7km^2 45年后再登領獎臺 (2021-7-29 14:32:42)
世遺大會場外看點丨八閩寶藏地圖之泉州古城 (2021-7-28 14:25:59)
廣東省的區劃調整,21個地級市之一,揭陽為何有5個區縣? (2021-7-27 14:10:46)
打造特色地域文化名片,平涼中心城區需要一條美食街 (2021-7-26 11:43:49)
絕版照片!清代泗州、鳳陽府宿州高清地圖 (2021-7-25 14:43:30)
? 2016-2025 豫ICP備16006179號-33 power by MuGong 谷歌衛星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