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使用谷歌衛星地圖。
當年日本人憑照片研究大慶在哪,那“大慶”的具體位置何時才公開
曾經有段時間,日本人憑著王進喜的照片來尋找大慶的位置,可見長時間以來,大慶的位置在哪里一直是個秘密,“大慶”這個名字也是多年以后才出現在地圖上的。
當年日本發動侵略戰爭時,國內資源貧乏,為了解決戰爭急需的石油資源,日本不惜與英美為敵,占領東南亞,并發動太平洋戰爭。當時日本人雖然在東北也進行了勘探,但是一直沒有找到石油資源。
試想,如果當時日本在東北發現了大慶油田的位置,并用這些石油維系戰爭,那抗戰的勝利可能會更加艱難。可是日本人沒有想到,新中國成立時間并不長就發現了大慶油田,懊惱的日本人便想盡辦法尋找大慶的位置。當然,日本人此舉更重要的目的是經濟利益,是想把自己設計制造的石油設備賣給中國。
當報紙上出現鐵人王進喜的照片時,日本人根據王進喜身穿皮襖的照片,推斷出油田應該是在高寒冷地區,因此需要研制適應高緯度的設備才行。根據王進喜身后的采油設備,大體判斷出大慶油田的年開采量和設備的型號。
有時不得不佩服日本人的聰明,根據照片得來的信息,日本人制定了相應的方案。結果在后來的招標中,日本人的設備因為最符合東北的環境和要求,從而一舉中標。當然,網上的傳言有夸大的成分,甚至有人說日本人根據照片推測出了大慶的位置,實際上是不太可能的。
大慶是在玉門之后出現的有一座資源型城市,玉門在一開始的時候,位置也是保密的,而大慶的具體位置在長時間內也是對外保密的。當時的國際環境存在許多不穩定因素,局部戰爭不斷,一旦發生戰爭,這些資源型城市顯然更容易遭到攻擊,所以是要嚴格保密的。
在建設時期,有句口號叫“工業學大慶、農業學大寨”,大寨的名字和位置在地圖上都有標記,但是大慶的名字在地圖上是找不到的。大慶油田的儲量非常豐富,正是靠著大慶油田,我國才實現了石油自給。況且,石油也是國家的重要戰略資源,更是工業的血液,因此我們也非常重視大慶油田的開發和保護。
當時在黑龍江地圖中,哈爾濱、鶴崗、佳木斯、伊春等地區的地圖都有比較詳細的標注。1959年,在國慶前不久,在黑龍江省西部的松遼盆地發現了大慶油田,當石油從油管中噴薄而出時,人們歡欣鼓舞,為大慶油田的發現而進行辛苦勘探的專家、工人興高采烈,人群中爆發出熱烈的掌聲。因為馬上就到十年國慶大慶時節,因此人們給油田取名大慶油田,作為對祖國最好的獻禮。
這一片區域,在清朝的時候被稱為“安達”。清朝為了壯大自己的力量,曾經長時間和蒙古合作,大清建立后,這里成了蒙古人打獵的地方。由于地廣人稀,植被茂密,動物眾多,所以也是一片絕佳的狩獵場地。
清朝末年,國力衰落,列強紛紛入侵,東北成了沙俄經常入侵的地方,而安達也成了沙俄修建中東鐵路的必經之地,還在這里建了薩爾圖站。為了充實邊防,消除沙俄的影響,清政府也實行了一系列的措施,比如派遣流放人員或者鼓勵普通人來此墾邊,人才逐漸增多,安達也成為闖關東的目的地之一。
鑒于安達地區的國人逐漸增多,地理位置又十分重要,因此清朝末年在這里設置了安達廳。腐朽的大清被推翻后,民國政府又把安達廳改為安達縣,繼續加強對這一地區的控制。雖然當時并不知道這里有大慶油田,但無論大清還是民國,都十分重視安達地區。
“九一八事變”后,安達地區淪為日本的殖民地。日本人在東北苦苦尋找了多年,始終沒有想到在松遼盆地居然有儲量如此豐富的石油。新中國成立后,安達縣改為安達市,隸屬于松花江專區。以李四光為首部的眾多地質專家,經過艱苦地探索和尋找,終于在安達發現了油田。
發現石油后,因為這一地區的特殊性,在這里設置了安達特區,對外還是叫安達市。一直到1979年,國際環境漸趨穩定,國內重點也轉移到發展上來,安達市正式改名為大慶市,屬于黑龍江省。至此,大慶的位置才徹底對外公開,因此從1979年開始,地圖上才有了大慶的明成,而以往的地圖是找不到的。
日期:2021-2-2 14:3:43 | 分類:地圖資訊 | 評論:0 | 瀏覽:
- 相關文章:
谷歌開始在地圖中添加人行道、行人安全島等更細致道路信息 (2021-2-2 9:29:15)
從歷史地圖和建制沿革說珠海—珠海不僅是年輕特區,還是歷史古城 (2021-2-1 14:55:21)
湖南“最大”城市懷化,面積有2個長沙大,曾被稱為“黔滇門戶” (2021-1-31 14:57:19)
齊齊哈爾、鄂爾多斯、呼和浩特、烏魯木齊等13個四字城市熱力圖 (2021-1-30 14:15:56)
西藏山南市,雅魯藏布江南岸的高原小城,這里有38萬多人 (2021-1-28 14:47:12)
? 2016-2025 豫ICP備16006179號-33 power by MuGong 谷歌衛星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