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使用谷歌衛星地圖。
法國在非洲的兩塊地盤,為何沒有獨立?
世界上第一個稱為日不落帝國的是西班牙,第二個是眾所周知的英國。實際上,以西班牙或英國的標準來衡量,法國也是一個日不落帝國,法國的殖民地也是遍及世界各大洲大洋。除了法國所在的歐洲,法國在亞洲、非洲、大洋洲、北美洲、南美洲都有自己的地盤。其中法國與非洲的關系最為世人所熟知,看看法國足球隊就知道了,有人戲稱代表法國參加歐洲杯的是非洲聯隊。
法國在非洲曾控制過北非的摩洛哥、阿爾及利亞、突尼斯等,西非的科特迪瓦、幾內亞、毛里塔尼亞、塞內加爾、馬里、多哥、尼日爾等國。非洲中部的喀麥隆、乍得、剛果、加蓬、中非等也都被法國控制過,此外還有扼紅海出海口曼德海峽西南岸的吉布提,以及非洲東海岸的島國馬達加斯加和科摩羅等。隨著法國的沒落,法國在非洲的很多殖民地都成立了國家。雖然法國在北非和西非依然擁有強大的影響力,但法國在非洲還在控制的地盤并不多了,比如馬約特島和留尼汪島。
上面提到一個島國科摩羅,扼守世界上最長海峽莫桑比克海峽(長約1670公里)的北端,戰略地位之重要是不言而喻的。法國早就意識到這一點,在1843年通過不光彩的手段將拿下馬約特島。馬約特島面積不算大,約374平方公里,位于科摩羅群島的東南端。科摩羅是個面積只有2200多平方公里的群島小國,不過科摩羅一直把馬約特島算在本國面積的。除了馬約特島,科摩羅還有三個較大的島,大科摩羅島、莫利埃島、昂儒昂島。科摩羅于1886年被法國完全控制,隸屬于法國控制的馬達加斯加殖民地,畢竟科摩羅太小了,沒必要單獨設殖民地單位。
圖-馬約特島機場
科摩羅群島于1974年進行從法國脫離的投票,其他三島都同意,只有馬約特島堅決不愿意脫離法國。科摩羅于1975年7月獨立,一年后的1976年,馬約特島再次投票,沒想到反對脫離法國的得票從上次的63%上升到了99.4%。
這個很好理解,法國是世界上發達國家之一,各種福利都有,跟著法國有肉吃,為何要獨立啃冷窩頭?科摩羅指責法國在投票中搞鬼,不承認投票結果。科摩羅把狀告到了聯合國,安理會15個國家,有14個都很同情科摩羅,但是沒用。法國是五常之一,擁有否決權,法國一票否決,讓科摩羅欲哭無淚。法國很有手段,說你們不是要馬約特島嗎,那就讓島人自己選擇吧。結果不需要多說,沒有多少島人會選擇離開富裕的法國而跟著科摩羅“四處乞討”。現在的馬約特島是法國的海外省,現在以及可以預見的將來,法國都很難放棄馬約特島,就如同英國不可能放棄直布羅陀一樣。
除了馬約特島,法國在非洲還有另外一個非常重要的“戰略跳板”,這就是留尼汪島。如果說馬約特島站在馬達加斯加島的面前,那么留尼汪島就站在馬達加斯加島的身后,位于馬達加斯加島的東邊約650公里的印度洋上。留尼汪島東北部就是著名的毛里求斯,二島在地理上皆屬馬斯克林群島。留尼汪島面積不算小,約2512平方公里,略呈不規則的圓形。
留尼汪島是在1642年為法國占有的,當時取名為波旁島。不過法國似乎更看重旁邊的毛里求斯島,取名為法蘭西島,但法蘭西島卻被法國在1814年一甩手賣給了英國。更可笑的是,波旁島因為法國波旁王朝出了糊涂國王(路易十五和路易十六),再叫波旁島不合時宜了,改名為留尼汪島,意為聯合。留尼汪島還曾被拿破侖命名為波拿巴島,但當“拿破輪子”被英國干掉之后,留尼汪島又更名為波旁島,顯然是英國人故意在惡心法國人。之后幾經反復,留尼汪島最終還是成為這個島的地名沿用至今。
圖-留尼汪機場
留尼汪島的問題和馬約特島之于科摩羅差不多。毛里求斯以英國前殖民地的身份獨立建國,作為毛里求斯“雙胞胎兄弟”的留尼汪島為何留在法國?原因和馬約特島留在法國差不多,說一千道一萬還是因為錢。作為法國的一個海外省,又處在印度洋特殊的位置上,法國非常看重留尼汪島。要知道留尼汪島的財政很大一部分來自法國,吃法國的喝法國的,薅著法國的羊毛又想溜?法國當然不可能同意。當然留尼汪島也沒有脫離法國的意思,待遇什么的都不錯,誰會想離開?
日期:2020-10-24 14:27:15 | 分類:地圖資訊 | 評論:0 | 瀏覽:
- 相關文章:
張家口的一個區,隸屬于逐鹿縣,地圖上卻沒有標注! (2020-10-23 14:40:11)
江蘇地理位置很好的城市,卻發展的“不溫不火” (2020-10-23 14:21:28)
安徽亳州市下轄區縣數據——譙城區第一,利辛縣第四 (2020-10-23 14:7:32)
河南省不僅有單個亮點:鄭州洛陽穩居一二,許昌新鄉都可能是第三 (2020-10-23 14:5:12)
遼寧鐵嶺,有多少“奇怪”之處? (2020-10-23 14:2:21)
? 2016-2025 豫ICP備16006179號-33 power by MuGong 谷歌衛星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