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使用谷歌衛星地圖。
斐濟位于太平洋深處,為何第二大族是印度人?
斐濟在哪?我們打開大洋洲地圖,大洋洲的最西邊是大洋洲的主體——澳大利亞大陸。澳大利亞大陸(珊瑚海西海岸)以東約1500公里是法國的海外領地新喀里多尼亞島。而新喀里多尼亞島以東約1千多公里,就是斐濟。
斐濟是一個由332個島嶼組成的群島國家,包括226個無人居住的島嶼,陸地面積1.83萬平方公里。不過,斐濟的海洋專屬經濟面積非常大,有129萬平方公里。
斐濟的地理情況有些類似由兩個主要大島組成的新西蘭(南島、北島),斐濟也有兩個主體大島。東北方向的是瓦努阿島(或稱瓦努阿萊蕪島),面積約0.55萬平方公里。西南方向的是維提島,面積約1萬平方公里,斐濟首都蘇瓦就位于維提島的東南部。
斐濟的人口為88.5萬,而斐濟人占近57%。不過讓人意外的是,斐濟國的人口第二大族群,竟是來自南亞的印度,約占斐濟全國人口的約38%。斐濟與印度相距非常遙遠,斐濟群島怎么會有這么多的印度人呢,這就要說起印度的“老大哥”英國了。
斐濟最早是被荷蘭人“發現”的,時間是公元1643年,明朝滅亡前一年。但是,斐濟似乎沒有引起歐洲殖民者太大的興趣,直到公元1874年,英國才正式控制了斐濟,斐濟淪為英國殖民地。
英國為何會控制斐濟?有這么一種說法:英國人原來對斐濟也不是特別感興趣,但聽說斐濟的森林里有一種奇特的樹種,就動心了。什么樹種呢?就是著名的檀香木。英國經常和清朝打交道,知道清朝的有錢人喜歡玩檀香木,就決定跑到斐濟群島砍檀香木,運到清朝賣掉。
圖-航拍斐濟機場
斐濟的森林面積,現在是93.5萬公頃(100公頃合為1平方公里),即使二百多年前斐濟的森林面積也是93.5萬公頃,也不可能全都種檀香木。檀香木的資源其實是有限的,英國人砍著砍著,檀香木基本就快砍光了。
大約是在十九世紀(1801年至1900年)后半葉,英國人發現斐濟的土地適合種甘蔗,而甘蔗是可以榨糖的。英國人就在斐濟的土地上種甘蔗,不過需要大量人力。斐濟群島的原住民并不多,而“高貴”的英國人又不能從事體力勞動。怎么辦,英國人想到了他們的最大殖民地——印度。英國就從印度拉著一船一船的勞力,漂洋過海來到斐濟,從事種甘蔗的工作。英國在斐濟成立了所謂的殖民制糖公司,大量種植甘蔗,榨糖賣錢。
圖-航拍斐濟港口
英國控制斐濟,一直維持到1970年。1970年10月10日,斐濟成為一個獨立的國家,但還留在英聯邦的體系內。斐濟雖然脫離英國的統治,但方方面面依然受到英國的深刻影響。比如斐濟的國旗,左上角就是一面英國的米字旗,右面是斐濟國徽的中間盾牌部分。而且,斐濟獨立后,甚至還設置了總督,作為英國女王的代表。總督的權力非常大,不但掌握斐濟的行政權,還掌握斐濟的軍隊。英國女王的頭像印在斐濟的貨幣上,斐濟人天天都能看到英國女王。另外,在斐濟的公共假日,有一個假日是英國女王的生日。這樣的“獨立”,在一些斐濟人看來,不過是半獨立。
到了2006年,斐濟開始與英國的關系漸行漸遠。因為管理層更迭等原因,英國強烈反對斐濟,拉著澳大利亞、新西蘭等國,將斐濟暫時開除出英聯邦,并對斐濟實行經濟上的制裁。
斐濟也不甘示弱。斐濟于2010年設計了新版的貨幣,各種具有斐濟特色的動植物,取代了英國女王。比如100元面值的斐濟元,正面印著斐濟蟬、斐濟的國徽,背面印著斐濟的地圖輪廓以及斐濟人的形象。2013年1月2日,斐濟新版貨幣正式流通。2012年7月31日,斐濟宣布說:我們是個獨立國家,英國女王雖然值得尊敬,但在斐濟的生活中影響已經不是那么大的。所以,斐濟決定不再將英國女王的生日定為公共假日。
斐濟為何敢與英國翻臉,不怕英國的制裁?其實斐濟是有底氣才會這么做的。什么底氣呢?那就是舉世聞名的斐濟旅游業。旅游是斐濟非常重要的行業斐濟全國人口約88.5萬,而在旅游部門工作的就多達4萬人,這個比例非常高了。再者,斐濟的可耕地面積為28.8萬公頃,種植甘蔗、香蕉和椰子,吃飯基本沒有問題。
日期:2020-5-23 14:15:27 | 分類:地圖資訊 | 評論:0 | 瀏覽:
- 相關文章:
貴州最偏的州市,220公里內再無主城區,卻不是黔西南、遵義 (2020-5-23 14:7:48)
99處!開封“西瓜地圖”出爐! (2020-5-22 14:12:41)
巴巴多斯:在窮國眾多的加勒比海地區如何成為富國? (2020-5-22 14:7:18)
地圖也能了解世界,世界的各種分布圖 (2020-5-21 14:57:22)
內蒙古首府呼和浩特,為什么帶著濃重的山西色彩? (2020-5-21 14:57:15)
? 2016-2025 豫ICP備16006179號-33 power by MuGong 谷歌衛星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