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使用谷歌衛星地圖。
埃塞俄比亞為何成為,非洲經濟增長最快國,因為學了一國經驗
提到非洲,人們首先想到的,可能就是貧窮落后。由于世界的目光都集中在美洲、歐洲還有亞洲,因此這塊大陸幾乎成了被世界遺忘的角落。
本來南非作為非洲唯一的富裕地區,也曾躋身過世界發達國家之列。只是在曼德拉帶領黑人當家做主后,也慢慢淪為了貧窮國家。
不過,根據當年世界銀行預測結果顯示,2018年至2021年四年間,世界上經濟增速最快的四個國家中,非洲的埃塞俄比亞卻赫然在列。
(埃塞俄比亞地圖)
南非衰落以后,非洲的發展模式不再為外界所關注,西方國家也不再染指非洲的經濟發展。那么,在這種情況下,非洲之角的埃塞俄比亞,為何能脫穎而出,成為非洲經濟增速最快的國家呢?
一、內陸國家的困惑。
埃塞俄比亞地處非洲東北部,是一個內陸國家,國土面積114萬平方公里,人口9400萬,是繼尼日利亞之后非洲第二大人口國。
從地圖上看,埃塞俄比亞的地理位置較為尷尬,其北部、東部和南部都與印度洋近在咫尺,但恰好海岸線被厄立特里亞、吉布提和索馬里三個國家平分。
由于地處內陸,埃塞俄比亞的外貿海運,只能借助于其它國家的港口。每年光向吉布提港口支付港口使用費,就高達8億美元。
為了彌補地處非洲內陸沒有出海口的困境,埃塞俄比亞想了一個奇招,它聯合吉布提,共同建設了亞吉鐵路,使埃塞俄比亞到出海港的通行運輸,變得便捷起來,貿易物流困難也大大緩解了。
(亞吉鐵路線路圖)
二、“中國模式”的騰飛。
從2004年開始,埃塞俄比亞萎靡不振的經濟開始迅速增長,經濟GDP平均增速達到10.44%。甚至超過了同一時期越南、印度這些新興經濟體的平均增速。究其原因,一方面歸功于埃塞俄比亞改革開放的政策紅利,一方面得益于“中國模式”的借鑒,走出口導向型經濟之路。
進入2010年以后,嘗到“中國模式”甜頭的埃塞俄比亞政府,更加積極向中國靠攏。這一度還引起了西方國家的警覺,認為埃塞俄比亞成了東方在非洲的滲透橋頭堡。
事實上,埃塞俄比亞也的確派人前來取經,全方位向我國借鑒改革開放的發展經驗。他們大興土木,為招商引資鋪路搭橋,基礎設施日異月新。除了亞吉鐵路之外,還修建了非洲第一個城市間軌道交通線,以及非洲最大的水電站。
除了在基礎設施方面大力改造外,埃塞俄比亞還借鑒了政治穩定的先進經驗,確保了單一政黨對國家的絕對領導,避免了西方那種政治內斗的混亂政局。
在施政方針上,埃塞俄比亞執政黨人民革命民主陣線,復制了五年規劃發展綱要。在圓滿完成第一個五年計劃后,第二個五年計劃也如期推進。
(埃塞俄比亞首都亞的斯亞貝巴)
三、投資環境的穩定。
埃塞俄比亞充分汲取津巴布韋和南非的教訓,把穩定的政局和社會安全環境,作為主要的招商引資重點來抓。
自1991年執掌政權以來,埃塞俄比亞民主革命陣線力保政局穩定。全國上下一條心,一路向東看,不搞意識形態斗爭,一切圍繞經濟建設保駕護航。通過打擊貪腐,行政不作為等手段,向外界展示了埃塞俄比亞的招商決心。
近幾年來,為了加大外資引進力度,埃塞俄比亞先后4次修改投資法律法規,不斷降低外資進入門檻,增加投資優惠政策,擴大投資領域,實行稅收減免等措施,為外國投資者提供保護和服務,鼓勵外商投資。
穩定的投資環境,吸引了大量外資進入,其中尤以中方企業居多。埃塞俄比亞連續多年成為非洲引進外資最多的國家,僅2018年即吸引外資33億美元。
過去五年,埃塞俄比亞的工業體量,從10億美元激增到40億美元,僅2018年國內生產總值就達到802.8億美元,全球排名70位。是非洲增長最快的經濟體,也是世界增長排名第二的經濟體。
世界銀行報告指出,從2006年到2016年十年間,埃塞俄比亞年平均增長率為10.3%,相比同地區高達近五個百分點。并預計該國2018-2021年的國內生產總值將增長8.1%。
毫無疑問,埃塞俄比亞正在復制亞洲式工業化道路的精髓,并以更加低廉的生產要素成本,逐漸取代印度、越南等地區,成為下一個最有希望的全球制造業中心之一。
(參考資料:《爭當下一個全球制造業中心——埃塞俄比亞調研報告》等)
日期:2020-5-1 14:26:25 | 分類:地圖資訊 | 評論:0 | 瀏覽:
- 相關文章:
只存在于地圖上的國家:西撒哈拉3/4領土為何被摩洛哥占領? (2020-5-1 14:16:16)
被美國坑慘的小國,全境遭受核污染,50年后或走向滅亡 (2020-4-30 14:34:20)
去世界盡頭,到阿根廷烏斯懷亞,把所有不開心都留下 (2020-4-30 14:27:51)
旅行到甘肅武威,晚上8點太陽才落山,國土面積巨大跨時區旅行 (2020-4-30 14:4:19)
馬其頓改名北馬其頓,是為了加入北約嗎? (2020-4-30 14:1:15)
? 2016-2025 豫ICP備16006179號-33 power by MuGong 谷歌衛星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