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使用谷歌衛星地圖。
三沙市指的哪三沙?包括東沙島嗎?東沙島的主權是如何保住的呢?
我們知道,海南省有個三沙市。三沙市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海南省下轄的四個地級市之一。三沙市現轄西沙群島、中沙群島、南沙群島的島礁及其海域,三沙市政府駐地位于西沙的永興島。可見,東沙島不在三沙市的管轄范圍之內。東沙島現由我國的臺灣省管轄,島上有駐軍。
東沙島或者東沙群島,顧名思義,其地理位置必在西沙和南沙的東面。打開地圖看看,您就會發現,這座東沙島其實離我們并不遠。東沙島距離廣東陸豐市300多公里,距離香港也是300多公里,距離臺灣的高雄稍遠,有400多公里。東沙島東西長約2800米,南北寬約700米,其總面積約1.8平方千米。 東沙島的整體形狀似馬蹄,也似月牙,故俗稱為月牙島。
大家也許要問,東沙島為什么歸臺灣省管轄呢?這是歷史原因造成的。問題的關鍵還不在于此,關鍵在于,100多年以來,東沙島曾經兩度落入日本之手。后來,幾經努力,才回到了祖國的懷抱。從東沙島的前世今生,也反映出了,中華民族反抗帝國主義列強侵略和蠶食的斗爭經歷。
從現存的史料當中可以看出,東沙島在歷史上早已被納入了中國版圖。最遲在明代,就有廣東和海南的沿海漁民登島。并且,在當時,東沙群島已被官方命名為“石星石塘”。漁民們還在島上建立了半永久性的居住點,有房屋還有墳墓等等。并且,也已在島上豎立旗桿(導航之用)和建造寺廟(祈福的媽祖廟之類)。
在明代茅元儀(1594年-1640年)所撰的《武備志》之中,有一幅《鄭和航海圖》。在圖中,標記了“石星石塘”的位置,“石星石塘”即是我國南沙、中沙、西沙和東沙的總稱。 在南海之中的星星點點的島礁之中,就包括這個東沙環礁,即現在的東沙島。
1894年,中日甲午戰爭爆發,清廷戰敗,被迫割讓臺灣給日本。日本殖民者踏上臺灣土地,在鎮壓臺灣民眾的反抗之后,就開始大興土木搞建設。搞建設就需要大批的建筑材料,此時,來自日本神戶的商人西澤吉治(西沢吉治,1872─1933年)嗅到了商機。他先是從日本運輸水泥到臺灣,待發財之后,他又有了就地取材的想法。
1905年(準確時間有爭議,或說1901年,或說1902年),西澤株式會社的商船從神戶起錨,在前往臺灣基隆港的途中遭遇臺風,船舶隨波逐流,竟然意外地漂流到一座無人島(因中國漁民是季節性登島)。這座小島就是東沙島。西澤發現,島上的砂石的色澤有異,檢驗得知原來富含磷礦。這可是農業生產急需的磷肥呀。
1907年8月12日,西澤吉治搭乘日本的“四國丸”號再次登陸東沙島。登島后,他帶領軍隊和民夫大肆破壞島上原有建筑,不僅拆毀了原先中國漁民所建的天后宮、家族宗祠、居住寮舍等等,還掘開墳墓,搗毀墓碑,并將骸骨焚化后推入大海。然后,西澤稱東沙島為無主島,向日本內務省請求,將東沙島命名為“西澤島”,并編入日治臺灣領土。
在100多年前,要想及時得知南海之上的風云變幻,是十分困難的。待到時任兩江總督兼南洋大臣端方(1861─1911年)發現異常之后,隨即上報清廷外務部。外務部通知兩廣總督張人駿(1846─1927年)著手調查,再由總理南北洋海軍兼廣東水師提督薩鎮冰(1859—1952年)派遣部將黃鐘瑛(1869─1912年)率飛鷹艦抵達東沙島了解詳情。
在現存史料中,記載了當時黃鐘瑛了解到的情況匯報:
蒲拉他士島(Pratas Islands,日文名プラタス諸島),即土名之東沙。查該島日人改名為西澤島,豎有木牌一面曰明治四十年(即1907年)有八立。島上并無中國居民,只有日本男女百余人,蓋屋居住,并雇有小工50余名,結廬為居,均系于前年八月到此。……中國漁民前建之天后廟,日人來時已被毀去,以圖滅跡。聞有漁船到此,日均驅逐離島,所有輪艇船只,均由臺灣到此。
然而,當清廷向日本提出交涉的時候,日本政府矢口否認。其理由是,這座島嶼是無人島,由于日本人西澤首先登島,所以主權應歸日本。面對日本的無恥行徑,清廷只好進一步尋求證據。功夫不負有心人,終于在清代王之春(1842─1906年)的《國朝柔遠記》和英國海軍海道測量局出版的《The China sea directory》(漢譯本為《新譯中國江海險要圖志》)一書中找到了確鑿的證據。
因為,《新譯中國江海險要圖志》中記載的“蒲拉他士島”的經緯度為北緯二十度四十二分、東經一百十六度四十三分,其正好與《國朝柔遠記》上記載的東沙島的方位是吻合的。日方理屈詞窮之后,開始耍起了無賴。
日方聲稱西澤等人已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進行建設,必須得到經濟補償。在那個國弱民窮的時代,清政府只好妥協。 最終,中方以廣東毫銀(廣東鑄造的銀元)13萬元的價格收回了東沙島。1909年10月19日,在東沙島重新升起大清黃龍旗的同時,廣東水師的廣海號戰艦,鳴炮21響以示慶賀。
這是近代中國第一次從列強手中收回自己的領土。1910年7月,清廷成立“管理東沙島委員會”。1911年民國成立,東沙島由民國政府管轄。1926年7月,當時的民國政府將東沙島以及附屬島礁正式命名為“東沙群島”,這個名稱沿用至今。 后來,日本侵華戰爭期間,東沙島又一次落入敵手。待到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日本戰敗,東沙島才再一次回到了祖國的懷抱。
撫今追夕,在祖國的南部海疆,還發生了多少令人心悸的往事呢?不難發現,弱國無外交,發奮當自強。我們必須擁有強大的海軍,祖國的海疆,一寸也不能少。
日期:2020-4-27 14:3:13 | 分類:地圖資訊 | 評論:0 | 瀏覽:
- 相關文章:
非洲利比里亞的國旗,為什么模仿美國星條旗? (2020-4-26 14:37:44)
人均GDP超過江蘇省地級市的鄰居:除了上海,還有個新晉的安徽城市 (2020-4-25 14:57:25)
被歷史遺忘的城市,遼寧鐵嶺市,趙本山口中的“大城市”真的大嗎 (2020-4-25 14:7:46)
廣西是怎么從廣東手中拿回出海口的? (2020-4-25 14:6:50)
捷克和斯洛伐克,為什么分手為兩個國家? (2020-4-24 14:59:14)
? 2016-2025 豫ICP備16006179號-33 power by MuGong 谷歌衛星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