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使用谷歌衛星地圖。
黑龍江省大興安嶺地區的行政中心,為何設在內蒙古呼倫貝爾境內?
黑龍江省大興安嶺地區的行政中心是在內蒙古自治區鄂倫春自治旗境內,這是如何形成的呢?
圖-黑龍江省政區圖
從地圖上看,大興安嶺地區南部那一塊黃色區域,屬地權是內蒙古。
大興安嶺北起黑龍江畔,南至西拉木倫河上游谷地,東北-西南走向,全長1200多公里,寬200-300公里,原始森林茂密。地理上來說,大興安嶺是內蒙古高原與東北平原的分水嶺,行政區劃上是內蒙古自治區(以下簡稱內蒙古)與黑龍江省(以下簡稱黑龍江)的分界線。
圖-東北地區地形圖
大興安嶺地區是黑龍江省十三個地級單位之一,也是中國最北的地級行政單位,中國最北端位于漠河縣北部的黑龍江主航道中心線上。
1964年,為了開發大興安嶺,國家成立大興安嶺特區。這次開發的范圍就是大興安嶺上,行政區劃不僅包含黑龍江黑河專區北部,也包括內蒙古呼倫貝爾盟東部,指揮部設在呼倫貝爾盟鄂倫春自治旗加格達奇鎮,加格達奇鎮與鄂倫春自治旗的隸屬關系從此脫鉤。
圖-黑龍江人文地圖
簡單地說,大興安嶺開發地跨黑龍江與內蒙古,指揮部設在內蒙古。
1966年,國家將呼倫貝爾盟鄂倫春自治旗東北部在原屬地不變的原則下劃入大興安嶺特區,為何不反過來將大興安嶺特區劃歸內蒙古呢?因為就面積來說,黑龍江占比較大,將小塊地方劃歸大塊更加合理。
1969年,內蒙古的區劃進行大調整,整個呼倫貝爾盟,除了突泉縣、科爾沁右翼前旗,其他2市12旗全部劃入黑龍江。呼倫貝爾盟與大興安嶺地區都歸屬黑龍江,行政區劃并沒有什么爭議,即使有爭議也是省內協調。
圖-1962年-1968年以及1969年-1978年黑龍江省區劃沿革
圖上是兩次重大調整,一次建立大興安嶺特區,一次將呼倫貝爾盟并入黑龍江省。
1970年,大興安嶺特區改為大興安嶺地區,加格達奇鎮改稱加格達奇區,名正言順成為大興安嶺地區行政中心。同時還把呼倫貝爾盟鄂倫春自治旗、莫力達瓦達斡爾族自治旗全建制劃歸大興安嶺地區管轄,這次省內行政區劃調整,大興安嶺地區面積達到全盛時期。
1979年,國家恢復內蒙古自治區1969年的原行政區劃,也就是說,呼倫貝爾盟大部分地區又歸屬內蒙古。黑龍江大興安嶺地區退還了1970年并入的內蒙古土地。
不過,之前劃入的加格達奇區已經成為大興安嶺地區的行政中心,也是大興安嶺地區人口最多的一個區。
圖-大興安嶺地區人文地圖
在格達奇區與黑龍江省大興安嶺地區之間,還有一個松嶺區,這個區人口不多,它的意義是連接大興安嶺地區行政中心與黑龍江省的大興安嶺地區。
所以國家明確規定,加格達奇區、松嶺區仍由大興安嶺地區管轄,但原屬地權不變。也就是說,這兩個區屬黑龍江管轄,屬地權歸內蒙古。
2001年,呼倫貝爾盟升級為呼倫貝爾市。2004年,呼倫貝爾市要求收回加格達奇區、松嶺區兩地,理由是大興安嶺林業開發的實質意義隨著“天然林保護工程”的實施已不存在。
圖- 111國道路線圖,北起點加格達奇
但是加格達奇區是大興安嶺地區的行政中心,距齊齊哈爾市、呼倫貝爾市2個地方大城市超過300公里。加格達奇區有機場和火車站,是111國道(京加公路)的終點(起點是北京)。
總之,加格達奇區是東北地區一個政治、經濟、文化、交通中心,如此戰略地位重要的地方大興安嶺地區也不會放棄。
圖-內蒙古呼倫貝爾市加格達奇
所以黑龍江的地圖上,會從內蒙古劃入一塊,那是大興安嶺地區的加格達奇區、松嶺區。而內蒙古的地圖上,把這兩個地方劃在呼倫貝爾市鄂倫春自治旗。
現在大興安嶺地區面積約8.3萬平方公里,其中約6.6萬平方公里在黑龍江,約1.7萬平方公里在內蒙古,行政中心加格達奇區也在內蒙古。
日期:2020-4-2 14:50:55 | 分類:地圖資訊 | 評論:0 | 瀏覽:
- 相關文章:
從歷史地圖看,江蘇為什么分為蘇北、蘇中和蘇南? (2020-4-2 14:39:14)
河北十一個市有五個當過省會,連北京天津也當過河北省會 (2020-4-2 14:35:10)
地圖看世界;古希臘人建立的殖民地 (2020-4-2 14:19:17)
地圖看世界;比利時、德國及瑞典的殖民地 (2020-4-2 14:14:17)
此國曾經舉步維艱,申請為永久中立國后,如今人均GDP增長十倍 (2020-4-1 14:51:53)
? 2016-2025 豫ICP備16006179號-33 power by MuGong 谷歌衛星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