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使用谷歌衛星地圖。
6張歷史地圖對比歐洲與中國 看完你就知道歐洲為什么無法統一
如圖,人類文明最早在溫帶、亞熱帶地區產生,因為這里最適合人類群體生存。
其他地區人類數量稀少,難以產生高級文明,唯有四大文明古國所在的地區,人數多,經濟繁榮,以至于產生了高級人類文明。
四大文明古國的文化不斷向周邊地區傳播。
在東亞,中原文化傳播到整個東亞。
在亞歐大陸的西部,古埃及文明、古巴比倫文明傳播到歐洲南部的古希臘、古羅馬。再由古希臘羅馬傳播到歐洲各國。
值得一說是,當時的英、法、德尚處于蠻荒狀態。它們的開化要等到一千多年后。
雖然后來的歐洲列強把古羅馬、古希臘當做文化源頭,實際上,他們關系很遠很遠。
基督教來自巴勒斯坦地區,古希臘受古埃及巴比倫影響
古希臘羅馬與古埃及古巴比倫的關系倒是很近,他們同屬于一個文明圈——地中海文明圈。
為什么中國在兩千年前就能統一,而歐洲直到今天也難以統一?
主要是天、地、人三方面的原因。
天,即氣候原因。
人類在溫帶、亞熱帶產生,這些文明能同化氣候類似的地區。這里有一條歷史規律,一個文明可以較容易的征服氣溫比自己高的地區,卻很難征服比自己寒冷的地區。
歐洲維度明顯比中國高,炎熱的南歐難以征服寒冷的中歐北歐
比如黃河文明先是擴展到整個華北平原,然后是長江中下游平原,然后再擴展到嶺南、云貴高原等地區。早在秦朝,中國就能在內地十八省實現統一。
但是,在古代,中國對于寒冷的東北地區、以及朝鮮半島的控制力就比較弱。
看一下地圖,歐洲的緯度更高,位置比中國更靠北。這表示歐洲比中國更冷。
古埃及、古巴比倫文明可以順利擴展到氣候類似的整個地中海沿岸,比如古羅馬全盛時就把地中海沿岸全部納入版圖。
地中海文明向西歐、中北歐的擴展則比較慢,比較晚。古羅馬根本不能長期統治比較寒冷的西歐、中歐和北歐地區。
地,即地形原因。
看一下歐洲和中國的地形圖。
中國內地十八省連成一片,沒有海洋阻隔
中國的內地十八省雖然山多地廣,但是不論平原、高原、盆地和丘陵,都有適合發展農業的土地。
中國古人有一種“特殊”能力,能把東亞所有適合耕種的土地全部占領。這導致中國很早就能統一。
背后的深層原因是,在古代,尤其是先秦時期,農業文明是比較高級的文明,中國古代經濟的發展程度已經超越了山川阻隔,能夠實現統一。
歐洲半島多,有海洋阻隔,氣候寒冷,統一成本高
而歐洲呢?
由于氣候和地形的巨大差異,地中海文明圈分裂為天主教地區、東正教地區和伊斯蘭地區。
本文的主題就是討論歐洲天主教地區為什么不能實現統一。
從地形上來說,南歐文明地區(古希臘羅馬)與西歐、中歐、北歐有高山阻隔。在古代,氣候炎熱的地區根本不能武力統一寒冷地區。古代歐洲的經濟發展沒能突破地形和氣候的限制,去實現統一。
所以,歐洲難以統一。
人,即人文方面的原因,包括經濟、政治、文化、軍事。
在東亞地區,中國在春秋戰國時期的諸侯混戰中發展出了高度發達的政治、經濟和文化,比如中央集權制度和郡縣制。這在世界上是獨一無二的,領先世界一千多年。
所以,中華文明的發展超越了地形氣候的限制,由秦始皇首次實現統一。
統一與氣候地形都有關系
而歐洲天主教地區,由于地形和氣候限制,地區發展極為不平衡,英法百年戰爭讓英國成為了具有資本主義性質的近代國家,讓法國成為與中國類似的中央集權制國家,而其他歐洲國家還處于封建分裂狀態。
歐洲國家之間的發展差異很大,經濟也比較落后,尤其是先進的英國、法國實力不足以統一歐洲,最終歐洲沒有實現統一。
工業革命爆發后,歐洲經濟雖然發展到一個新高度,但民族國家的意識已經形成,各國為了自身利益,根本不想統一,所以歐洲最終也沒能實現統一。
總結一下,一個文明是否能統一主要是天、地、人三方面的原因。氣溫低的國家可以征服氣溫高的地區,但難以征服氣候寒冷的地區。中國在戰國末期,各國尚未形成民族國家時,經濟發展突破了氣候和地形的限制,最終實現統一。而歐洲直到民族國家形成,經濟發展才突破地形限制,統一的最佳時機已經錯過,所以難以實現統一。
日期:2019-2-24 14:5:11 | 分類:地圖資訊 | 評論:0 | 瀏覽:
- 相關文章:
進藏旅行線路圖大全,12張高清版大圖超級實用! (2019-2-23 14:37:52)
聽說慶陽要劃分到陜西是真的嗎? (2019-2-23 14:30:59)
貧困小國一夜暴富,成高收入國家,但80%人口仍生活在貧困線下 (2019-2-23 14:24:54)
周口多項數據領跑河南 歷史底蘊豐厚漸成旅游目的地 (2019-2-21 14:45:11)
馬杜羅警告特朗普:當心委內瑞拉成為“拉丁美洲的越南” (2019-2-21 14:34:14)
? 2016-2025 豫ICP備16006179號-33 power by MuGong 谷歌衛星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