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使用谷歌衛星地圖。
東非小島國塞舌爾,如何從法國殖民地變英國殖民地的
東非小島國家塞舌爾在咱們國家旅游界的名氣非常大,不遜于塞舌爾東北的小島國馬爾代夫。塞舌爾是英聯邦成員國,但去過塞舌爾的人都知道,法語也是塞舌爾的官方語言,甚至在9萬塞舌爾人中,與法國宗教同一信仰的就占九成,不到一成的人,才信奉與英國相同的宗教。很多人說塞舌爾不像是個英聯邦國家,倒像是法國的一個海外省。
這是怎么一回事呢?
塞舌爾面積不大,七零八散的115個小島加一起,也只有456平方公里(海洋經濟區面積高達140萬平方公里)。主島是馬埃島,面積148平方公里,首都維多利亞就在島上。維多利亞這個名字,是塞舌爾不多的具有英國風格的存在。塞舌爾有25個一級行政區,有很多都是法國名,比如圣路易、博瓦隆、貝爾翁布雷、拉儒、奧潘等。
終于有個不是葡萄牙人先“發現”的島嶼了。由于和阿拉伯半島非常近,最早發現“塞舌爾”的,是來自阿拉伯半島的商人。他們常年往返于阿拉伯半島和東非,會經常來到塞舌爾群島歇腳。
不過,葡萄牙人顯然不甘寂寞,于1502年還是強行夾塞,“發現”了塞舌爾。這人是誰呢?咱們的老朋友——瓦斯科-達-伽馬。但伽馬先生只是路過,沒有登島,而是去了印度。離開之前,伽馬先生給這個群島起一個非常好聽的名字:七姊妹島。
一百多年間,除了海盜來島上曬太陽摳臭腳,分贓物打群架,很少有人來。1742年,法國正控制塞舌爾西南部的毛里求斯,總督馬埃-德-波登納斯想擴大地盤,聽說東北部有個七姊妹島,以為島上有美女,就派名叫皮諾的船長去占領七姊妹島。馬埃目的非常明確,控制來往于印度的海上要道,以便阻止英國在印度洋發展勢力。
1756年11月1日,皮諾來到七姊妹島后,為紀念此行,就把這個島命名為馬埃島,拍總督馬屁。馬埃總督也不傻,用自己的名字命名島嶼,自己出了風頭,巴黎的官老爺們會不高興的。主島命名為馬埃,馬埃當然想留著,怎么平衡呢?那就把面積更大的群島的命名送給巴黎某個老爺吧。馬埃算來算去,覺得財政大臣讓-莫羅-德-塞舌爾非常受國王路易十五的寵信,就寫信給塞舌爾說:恭喜戶部尚書,您中獎了!
于是,這個群島就叫塞舌爾群島。
但是,法國國內的形勢也影響到了法國對塞舌爾群島的控制。1789年,法國國內翻天覆地,路易十六被掃得灰頭土臉。英國發現占領塞舌爾的機會。
路易十六被送上斷頭臺的第二年,也就是1794年,乾隆退位前一年,英國派艦隊登陸塞舌爾。而出于穩住法國的考慮,英國并沒有第一時間接受法屬塞舌爾的投誠,說你們先自己單玩。直到1810年,英國從法國手上弄到毛里求斯后,才說塞舌爾是毛里求斯的一部分,自然也是英國的。
塞舌爾,在著名的柏林會議后,從法國的殖民地變成了英國的殖民地。
英國控制塞舌爾,但島上的法國人依然非常多,尤其是一些莊園主,和英國統治者為了種植香料的問題明爭暗斗。英國為了打擊法國勢力,在1835年廢除了奴隸制,法國莊園主無利可圖,陸續離開塞舌爾。
沒人種植香料?那就改種椰子。英國從外地運來一船船的奴隸,給他們以自由的身份,讓他們種椰子。
1903年,塞舌爾不再是英屬毛里求斯的一部分,單獨成為英國的殖民地。1976年6月29日,塞舌爾宣布成立為國家。
英國在塞舌爾留下的歷史印跡,反而不如法國的多,甚至國語都不是英語,而是克里奧爾語。英國在塞舌爾的話語權并不多,反而是美國更有影響力。因為島上有不少印度后裔,印度也經常“指導”塞舌爾的對外方略。
印度的理由非常“充分”:世界第三大洋命名為印度洋,所有洋內島嶼和海岸線都是我們的,雖然嘴上不明說。但是,塞舌爾對印度并不是太感冒,恨不得說一句:三哥,醒醒吧,天亮了,別打呼嚕了。
日期:2019-1-20 14:2:13 | 分類:地圖資訊 | 評論:0 | 瀏覽:
- 相關文章:
Google Maps限速提示功能開始在美國各地上線 (2019-1-20 7:50:15)
地理位置不利的國家,都有哪些? (2019-1-18 14:43:50)
很多妹子的微信地區顯示的是安道爾,你可知道為啥? (2019-1-18 14:30:24)
湖南常德市和河北保定市,其中常德市2018年GDP有望沖擊3500億元 (2019-1-17 14:31:51)
拉脫維亞才6萬平方公里,一個省份連我國一個縣的面積都不到 (2019-1-17 14:12:13)
? 2016-2025 豫ICP備16006179號-33 power by MuGong 谷歌衛星地圖